客服热线 :  400 168 0525
Service 精益生产

解析堂

日期: 2017-06-06
浏览次数: 47

5S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5S管理易出现的问题:

1.掌握了5S现场管理法的基础知识,但是尚不具备推行5S活动的能力。这种“病症”的表象就是,企业在现场只有几条标语,没有相应5S管理制度和稽查活动,期待5S能自动产生效果。这些企业往往是在参观或了解其他企业实施5S活动后,发现5S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现场管理水平,于是回到工厂也挂几条横幅、宣传画,接着在大会小会上强调一下,颁布几条条例,然后便坐等5S产生效果。这种企业只是掌握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尚不具备推行5S的能力,他们实施的所谓5S活动,会随着标语逐渐陈旧、破损、消失,而逐步消失殆尽。这种现象在很多企业中普遍存在。

 

2.有实施5S管理活动的系统措施,但没有形成系统的工程。在企业里负责推行5S的一般是生产部门,因为生产部门现场管理的好坏与工作成果的质量直接相关。因此在许多企业,只在生产部门导入5S活动,其他部门则置身事外,都抱着“让他们去搞吧”的心态,认为5S只是生产部门的事。其实,生产部门实施5S,也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持,5S活动更需要团队的协作。5S管理非常严谨、繁琐,没有团队的合作,没有上下同心协力,结果只能是昙花一现。

 

3.有具体的5S活动,但无成文的管理制度,没有方法和步骤。许多企业实行5S活动时,都忽略了制度的建设。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律”,有了明确的书面文件,员工才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如何去做等等。

 

4.对现场管理及5S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体制、观念、员工素质等诸多原因使很多人对5S认识肤浅,停留在清洁、清扫层面,以为5S就是搞搞卫生,没有认识到5S是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来培养员工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通过这种独特的管理方法,来最终提升人的品质,保障工厂的产品质量的目的。时间一长,没有认识上的动力,5S活动就慢慢流于形式。

 

5S管理解决方法:

  1.首先要成立推行组织并完善制度。推行组织是今后企业实施5S活动的核心和中坚,成员必须对5S有深入理解,具有实施5S活动的信心和决心。最好由企业主要领导出任5S管理活动推行委员会主任职务,以视对此活动之支持。具体安排一般由副主任负责活动的全面推行。为了使5S活动有据可依,并增强其权威性,必须先由推行组织设计好程序文件,规范事件的处理流程和内容。在制度方面要尽量考虑周全,从5S组织结构到各责任区域及5S责任人的明确,从稽查流程到5S管理评比与奖惩,都事先应有规范,让大家心里明白该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2.拟定推行方针及目标。推行方针的制定要结合企业具体情况,要有号召力。方针一旦制定,就要广为宣传。

 

  3.拟定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法,以便大家对整个过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项目责任者清楚自己及其他担当者的工作是什么及何时要完成,相互配合造就一种团队作战精神。

 

4.进行全员教育,利用各种方式提升全体员工对5S的认识。如车间,可利用晨会5~10min时间向大家宣导5S的重要性,对比5S实施前后车间工作环境与效率的改善情况。设立5S看板,公布5S活动先进与落后区域情况,让大家在对比中体会5S的重要性;定期召开5S管理会议,总结、探讨5S活动的经验和新的方法,让教育和宣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5.核查、评比和纠正。5S管理涉及到的都是企业现场管理方面非常细小的事情,加之5S对工作绩效起的是一种间接、预防作用,因此,实施人的主动性一般比较低,日常核查就显得非常重要。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区域制定相应的5S日常核查值日表,把每个区域核查项目和内容具体化,并每天派出核查员对公司或部门所有的区域进行检查、记录。

 

  核查的方式可以是现场核查,也可以是采取质疑点答疑法。为了调动大家对实施5S活动的积极性,让大家认识到5S管理活动预防的作用和意义,还需要对5S活动进行评比。评比还要视工厂内部具体情况进行,评比系数要有困难系数、人数系数、面积系数等,只有这样,才能长期保持公平性,才能调动大家对5S活动的重视和积极性。对于发现的问题,责任部门要进行改善,不断提高。在5S管理S活动中,适当的导入QC手法、IE手法是很有必要的,或者将5S与公司的ISO9000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结合起来,都能使5S活动推行得更加顺利、更有成效。要让员工知道,一时养成的坏习惯,要花十倍的时间去改正。

 

5S管理易出现的问题:

1.掌握了5S现场管理法的基础知识,但是尚不具备推行5S活动的能力。这种“病症”的表象就是,企业在现场只有几条标语,没有相应5S管理制度和稽查活动,期待5S能自动产生效果。这些企业往往是在参观或了解其他企业实施5S活动后,发现5S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现场管理水平,于是回到工厂也挂几条横幅、宣传画,接着在大会小会上强调一下,颁布几条条例,然后便坐等5S产生效果。这种企业只是掌握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尚不具备推行5S的能力,他们实施的所谓5S活动,会随着标语逐渐陈旧、破损、消失,而逐步消失殆尽。这种现象在很多企业中普遍存在。

 

2.有实施5S管理活动的系统措施,但没有形成系统的工程。在企业里负责推行5S的一般是生产部门,因为生产部门现场管理的好坏与工作成果的质量直接相关。因此在许多企业,只在生产部门导入5S活动,其他部门则置身事外,都抱着“让他们去搞吧”的心态,认为5S只是生产部门的事。其实,生产部门实施5S,也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持,5S活动更需要团队的协作。5S管理非常严谨、繁琐,没有团队的合作,没有上下同心协力,结果只能是昙花一现。

 

3.有具体的5S活动,但无成文的管理制度,没有方法和步骤。许多企业实行5S活动时,都忽略了制度的建设。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律”,有了明确的书面文件,员工才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如何去做等等。

 

4.对现场管理及5S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体制、观念、员工素质等诸多原因使很多人对5S认识肤浅,停留在清洁、清扫层面,以为5S就是搞搞卫生,没有认识到5S是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来培养员工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通过这种独特的管理方法,来最终提升人的品质,保障工厂的产品质量的目的。时间一长,没有认识上的动力,5S活动就慢慢流于形式。

 

5S管理解决方法:

  1.首先要成立推行组织并完善制度。推行组织是今后企业实施5S活动的核心和中坚,成员必须对5S有深入理解,具有实施5S活动的信心和决心。最好由企业主要领导出任5S管理活动推行委员会主任职务,以视对此活动之支持。具体安排一般由副主任负责活动的全面推行。为了使5S活动有据可依,并增强其权威性,必须先由推行组织设计好程序文件,规范事件的处理流程和内容。在制度方面要尽量考虑周全,从5S组织结构到各责任区域及5S责任人的明确,从稽查流程到5S管理评比与奖惩,都事先应有规范,让大家心里明白该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2.拟定推行方针及目标。推行方针的制定要结合企业具体情况,要有号召力。方针一旦制定,就要广为宣传。

 

  3.拟定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法,以便大家对整个过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项目责任者清楚自己及其他担当者的工作是什么及何时要完成,相互配合造就一种团队作战精神。
 

4.进行全员教育,利用各种方式提升全体员工对5S的认识。如车间,可利用晨会5~10min时间向大家宣导5S的重要性,对比5S实施前后车间工作环境与效率的改善情况。设立5S看板,公布5S活动先进与落后区域情况,让大家在对比中体会5S的重要性;定期召开5S管理会议,总结、探讨5S活动的经验和新的方法,让教育和宣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5.核查、评比和纠正。5S管理涉及到的都是企业现场管理方面非常细小的事情,加之5S对工作绩效起的是一种间接、预防作用,因此,实施人的主动性一般比较低,日常核查就显得非常重要。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区域制定相应的5S日常核查值日表,把每个区域核查项目和内容具体化,并每天派出核查员对公司或部门所有的区域进行检查、记录。

 

  核查的方式可以是现场核查,也可以是采取质疑点答疑法。为了调动大家对实施5S活动的积极性,让大家认识到5S管理活动预防的作用和意义,还需要对5S活动进行评比。评比还要视工厂内部具体情况进行,评比系数要有困难系数、人数系数、面积系数等,只有这样,才能长期保持公平性,才能调动大家对5S活动的重视和积极性。对于发现的问题,责任部门要进行改善,不断提高。在5S管理S活动中,适当的导入QC手法、IE手法是很有必要的,或者将5S与公司的ISO9000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结合起来,都能使5S活动推行得更加顺利、更有成效。要让员工知道,一时养成的坏习惯,要花十倍的时间去改正。

 

分享:冠卓咨询

说明:转载请注明“精益”

热点新闻
点击次数: 0
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是结合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的方法论,已成为制造业迈向智能制造的关键工具。它不仅仅是一种管理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帮助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实现高效、低成本、高质量的生产目标。智能制造的核心在于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与升级。然而,技术的引入只是第 一步,如何将这些技术有效整合到现有生产体系中,才是决定企业能否真正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精益六西格...
2025 - 01 - 22
点击次数: 3
现代工厂管理中,6S目视化管理是提升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的重要方法。工厂6S目视化管理由整理(Sort)、整顿(Set in order)、清扫(Shine)、清洁(Standardize)、素养(Sustain)和安全(Safety)六个日语词汇的首字母组成,每个“S”都是工厂管理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将这些原则与目视化管理相结合,工厂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显著降低事故风险,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工作...
2025 - 01 - 21
点击次数: 1
企业要想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高效的生产管理模式至关重要。精益生产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理念,正被众多企业广泛应用。精益生产管理的核心在于通过消除浪费、优化流程,以小投入获取大产出。这种管理方式的优势显著。一方面,它能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传统生产模式常存在诸多不增值环节,如物料搬运时间过长、设备闲置等。精益生产管理通过对流程的细致分析,合理布局设备与工作区域,减少物料搬运距离,提高设备利用率,让生产...
2025 - 01 - 21
扫描进入小程序
分享到:
Copyright ©1999 - 2022 北京冠卓咨询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827号
客服热线:400-168-0525
联系人:王老师
邮箱:cynthia.wang@gzconsult.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中东路400号院1号楼14层2单元1712
X
1

QQ设置

在线咨询

---------------------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400-168-0525
6

二维码管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