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  400 168 0525
Service 精益生产
  • 用最低成本,全面覆盖企业开展的项目策划、定位、推广、建
  • 站、运营的培训需求
2025 - 02 - 21
在企业管理中离不开制度,可是很多企业的管理制度并不少,管理效率却不高,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有两个:一是制度没有得到有力执行;二是可能制度得到执行了,但制度本身存在问题,即“法非良法”,企业的制度没有恰当地立足和服务于企业的流程,反而降低了管理的效率。那么,制度和流程都有着怎样的内涵,二者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Part01.制度和流程的涵义“制度”,简单的说,就是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规范或评价准则。有了正式组织,便有了制度的出现。人们在这个组织中共同约定和遵守的行为准则就是制度。制度规定组织成员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什么人对什么事负责,什么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流程”是做事的先后顺序。企业中的流程是指,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的活动。一般来讲,企业的流程包括两大类型,一是价值(包括产品和服务)创造流程,二是服务支持流程,包括财务、人力资源等。从更微观的角度看,流程也是正确地完成某一工作的步骤和顺序。比如采购流程,就是指导采购功能团队完成原材料采购并入库的过程。Part02.制度和流程的区别1. 管理思想的不同起点:“疏”与“防”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管理模式,我们不能简单地划分孰优孰劣,但是我们能从不同的管理模式和措施上看出其背后的管理思想和逻辑。历史上有名的典故“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只是赞扬大禹治水的执着精神,而让大禹名垂千古的则是他的治水方略“疏导”...
2025 - 02 - 19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降本增效,已成为企业在波涛汹涌的市场浪潮中破浪前行的关键利器。但这绝非易事,其间暗藏诸多玄机与陷阱,需企业管理者精心谋划、精准施策。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降本增效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助力企业开启成功之旅。1概念厘清:降本与增效的本质探寻降本,其核心在于削减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支出。然而,这绝非简单粗暴的砍削,而是在保障产品与服务质量的基石上,对成本结构进行深度优化。例如,企业在采购环节,不能仅着眼于价格低廉,更需综合考量原材料品质、供应商信誉及长期合作潜力等因素。若一味追求低价而购入劣质原料,虽短期成本看似降低,但后续可能引发生产环节的次品率飙升、设备损耗加剧等问题,反而导致总成本不降反升。增效,重点聚焦于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涵盖生产流程的高效运转、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时间管理的精准把控等多方面。以生产车间为例,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与智能管理系统,能有效缩短生产周期、减少人力投入,实现单位时间内产出的显著增长,进而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企业需深刻认识到,效益是企业运营的终极目标,而效率提升恰似通往这一目标的高速通道,与成本降低共同构筑起企业稳健发展的坚实支撑。2七要义解读:降本增效的行动指南(一)未雨绸缪,强化日常竞争力企业降本增效绝非应急之策,而是一场贯穿企业发展全程的马拉松。在日常运营中,应将降本增效理念深植于企业...
2025 - 02 - 18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企业管理者们都在努力寻找提升效益、创造价值的方法。然而,有一个 “隐形的杀手” 却常常被忽视,那就是过度管理!它就像一个沉重的包袱,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和成本。你是否曾在麦当劳取餐时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没有员工会逐一核对客户的订单。难道他们不担心有人拿错或恶意 “顺” 走一份吗?其实,这背后隐藏着管理决策的成本和收益问题。如果增加核对订单的措施,固然能减少拿错餐的情况,但随之而来的是管理成本的增加,以及给客户带来的糟糕体验。相比之下,偶尔出现餐食被错拿,麦当劳选择免费再做一份,其成本远远低于核对订单带来的各种损失。类似的现象在其他行业也屡见不鲜。就像一些酒店提供免押金入住和免查房退房服务,这无疑降低了酒店的管理成本,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入住体验。作为管理者,我们必须要明白一个重要的道理: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效益、提升价值!如果因为增加管理措施和手段,导致成本上升、效率降低,收益变为负数,那么就需要深刻反思:这样的管理措施是否真的合理?我们要时刻警惕过度管理给企业带来的沉重负担和高昂成本!企业,就像一个复杂的大机器,而它又置身于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这使得管理的过程和目标常常充满了各种变数。然而,有些管理者在面对这些不确定时,为了追求所谓的确定性,往往会采取过多的管理措施和手段来进行严格管控,试图确保一切过程和结果都在可控范围内,生怕出现失控...
2025 - 02 - 17
快速换模(SMED)在50年代初期起源于日本,由Shigeo Shingo(新乡重夫)在丰田企业发展起来,Single的意思是小于10分钟(Minutes),最初使用在汽车制作厂,以达到快速的模具切换(Exchange of Dies),它帮助丰田企业产品切换时间由4小时缩短为3分钟。中国到了80年代末期才开始研究开发的冲床,注塑机快速换模的,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努力,从无到有地发展开来。由于家用电器行业的产品更新较快,同时家电产品也是一种投资大、见效快的产品,这类快速换模早在5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在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进行系统研究。1. 什么是SMED法?SMED的全称是“六十秒即时换模”(Single Minute Exchange of Die),是一种快速和有效的切换方法,快速换模法这一概念指出,所有的转变(和启动)都能够并且应该少于10分钟-----因此才有了单分钟这一说法。所以又称单分钟快速换模法、10分钟内换模法、快速作业转换,用来不断设备快速装换调整这一难点的一种方法-将可能的换线时间缩到最短(即时换线)。它可以将一种正在进行的生产工序快速切换到下一生产工序。快速换模法同时也常指快速切换。快速换模法能够并且常常是用于启动一个程序并快速使其运行,且处于最小浪费的状态。SMED(Single Minutes Exchange of Die)是在50年代初期日本丰...
2025 - 02 - 13
本文旨在为现场管理者提供一个对现场管理分析和创造的思路和工具,掌握了它,也许不花一分钱,就可以从科学管理中要效率和效什么是现场管理?现场管理的范围实在是太大了,只要是发生现场、制造现场、施工现场都叫现场,而我们这里指的是制造业的制造现场,也叫生产现场,现场管理在这里也称之为工厂管理。它所管辖的范围是指一切为产品制造服务的工作现场,包含仓库、生产车间、办公室、人事、后勤等一切以4M1E【人员、机器设备(设施)、材料(半成品、成品)、工作方法(工作流程、工艺流程、汇报流程、指导书、改善方法)、环境(工作环境、人文环境等)】为对象的管理活动。简单地说:管理=维持+改善的活动过程。即维持优良传统,改善现有的问题及防止问题的发生。  那么如何来界定管理水平的高低呢?下面我教大家一个简单评估的方法,就是当维持每个阶段或每个人的维持水平相等时,使用于以下的公式:  当维持>改善时,属于初级管理水平。此时现场管理者不太着急,员工悠闲自在。  当维持=改善时,属于中级管理水平。此时现场管理者着急,优秀员工跟着着急,但大部分员工无动于衷。  当改善>维持时,属于高级管理水平。此时现场管理者在策划并思考,一线员工也在琢磨改善,现场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改善气氛。 什么叫维持?   维持即维护保持,就是将以前的成果(或自己的研究实践成果)维护好并将之代代流传下去。也称为日常管理或被统称为现场...
2025 - 02 - 11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企业需要不断寻求新的方法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产品的高质量。其中一种成功的策略是实施零库存管理,而日本汽车制造巨头丰田公司就以其独特的零库存策略而闻名全球。优思学院在本文中将会深入探讨什么是零库存以及为什么丰田能够成功实施这一策略。01什么是零库存?零库存,是指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等)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几个经营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均是处于周转的状态。它并不是指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物品的储存数量真正为零,而是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实现库存量的最小化。02丰田的零库存策略丰田公司以其著名的“零库存”策略而闻名于世。他们从不大规模生产汽车并将其储存在仓库中,而是按需生产,一生产完毕就立即交付。这一策略背后的核心思想是认为“库存是万恶之源”。库存会掩盖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如生产中的设备故障、质量问题和沟通困难。03零库存的优势零库存管理带来了许多明显的优势。首先,它降低了库存持有成本,包括仓储、保险和资本成本。其次,它减少了浪费,因为不需要长时间储存物料,降低了过期和损坏的风险。此外,零库存策略能够更快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了客户满意度。04为什么其他公司难以复制丰田的成功?许多公司难以复制丰田的零库存成功,因为它需要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大多数公司追求库存的安全感,他们愿意维持超额的库存以防不时之需。然而,丰...
2025 - 02 - 10
在竞争激烈的制造业领域,企业想要站稳脚跟、脱颖而出,降低生产成本是关键的一环。而工艺优化,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为企业打开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的大门。它可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着设备与工具、能源与材料、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等多个方面,宛如一场全方位的生产变革。1工艺流程简化:砍掉冗余,轻装上阵走进生产车间,机器的轰鸣声、传送带的运转声交织在一起。在这里,每一秒都在创造价值,可有些环节却在不知不觉中消耗着宝贵的时间和资源。工艺流程简化,就是要对这些 “赘肉” 动刀。不必要的检查环节,就像一个个繁琐的关卡,产品在这里反复 “折腾”,不仅耗费时间,还增加了人力成本。还有那漫长的等待时间,原材料在角落里静静 “躺” 着,设备闲置,生产进度被硬生生拖慢。过度包装也是个 “隐形杀手”,华而不实的包装材料增加了成本,却对产品的核心价值没有实质性提升。运用精益生产方法对流程进行再设计,就像是重新规划城市交通路线。原本曲折复杂的物料搬运路线变得笔直顺畅,转换工序时不再手忙脚乱,物料搬运和转换时间大幅减少。想象一下,以前工人在车间里像没头苍蝇一样来回奔波,现在他们能有条不紊地工作,生产效率一下子就提高了,成本自然也就降下来了,是不是感觉整个生产过程都变得清爽了许多?2工艺参数优化:精准调控,提升品质在化工生产车间,各种管道纵横交错,反应釜里正进行着神秘的化学反应。温度和压力,就像是...
2025 - 02 - 07
在众多管理工具中,标准工时无疑是一个极具价值的“指南针”,为班组长的日常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坚实的依据。那么,为何要深入了解标准工时呢?标准工时:产能计算的基石产能,是衡量企业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而标准工时,正是计算产能的基础。通过精确测量每项任务的标准工时,班组长可以准确预测和规划生产线的产能,从而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在产能计算中,标准工时不仅考虑了操作者的平均熟练程度,还涵盖了标准的作业条件和正常的作业速度。这意味着,即使面对不同熟练程度的员工或不同批次的产品,班组长也能依据标准工时进行产能预测,实现生产计划的精准制定。效率核算:标准工时与绩效紧密相连效率,是评估生产过程是否高效的关键指标。而标准工时,则是核算效率的基础。通过对比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班组长可以直观了解生产线的效率水平,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在效率核算中,标准工时不仅帮助班组长识别低效环节,还为其提供了改进方向。例如,针对某道工序实际工时远超标准工时的情况,班组长可以深入分析原因,是员工技能不足、设备故障还是作业流程不合理?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升生产效率。同时,效率与生产绩效紧密相关。通过设定合理的效率目标,班组长可以激励员工提升工作效率,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而标准工时,正是这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标尺”。线平衡优化:标准工时助力提升线体效率线平衡,即生产线各工序之间作业时间的...
2025 - 02 - 06
在当今竞争激烈且变幻莫测的商业世界中,“降本增效” 已成为企业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各大企业纷纷踏上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然而,许多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却陷入了误区,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最终效果不尽人意。那么,企业究竟如何才能在精兵简政的同时,增强自身竞争力、提升组织士气、增强客户信心呢?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学问和智慧。降本增效的目标:“一减三增” 的深远考量(一)单一降本的隐忧降本增效并非仅仅是削减成本那么简单。若企业只是一味地降低成本,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内部和外部问题。从内部来看,裁减业务和组织会使组织动荡不安,员工士气如坠落的风筝般一落千丈。面对前途未卜的职业前景,员工们会像失去方向的船只,减少投入,不再全力以赴。各种流言蜚语也会如乌云般笼罩公司,损害雇主品牌,为未来人才引进筑起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墙。从外部而言,裁员信息如同风暴警报,让客户忧心忡忡,担心公司前景黯淡,产品和服务质量如摇摇欲坠的危房,从而降低购买欲望。债权人、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也会如惊弓之鸟,采取观望态度,业务合作推进如陷入泥沼般缓慢,甚至收缩信用,让企业在市场的海洋中孤立无援。(二)“一减三增” 的战略思维因此,企业在推动降本增效活动时,必须从意识层面树立 “一减三增” 的思维。“减” 即降低成本费用,通过科学合理的 “三减” 和 “六降” 策略,削减资本支出、运营费用和人力成本。而 “三增” 则如同黑暗中的灯塔,为企业指引...
2025 - 01 - 20
在现代商业竞争的舞台上,企业犹如航海的船只,在波涛汹涌的市场海洋中寻求生存与发展。精益生产,恰似那精准的罗盘,为企业指引着降本增效的方向,助力企业驶向成功的彼岸。它不仅仅是一种生产方式,更是一种经营哲学,深刻影响着企业的运营效率、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力。  精益生产核心概念(一)JIT 基本思想JIT(Just In Time),即准时制生产,其基本思想犹如一场精准的时间舞蹈,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这意味着企业要像一位高超的指挥家,精准协调生产与需求的节奏,避免生产过剩或不足,将库存降至最低,如同保持船只轻盈前行,减少不必要的负担。其核心为零库存和快速应对市场变化,企业需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如同航海者密切关注风向与海浪,随时调整航向。(二)JIT 重要前提1、TACT TIME(生产节拍):这是生产的节奏指挥棒,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动来调节生产速度,如同根据海洋的潮汐调整航行速度。其计算公式为:Tact Time = 稼动时间(定时)÷ 需要生产台数。它确保企业在规定时间内生产一个产品或部品,避免生产节奏紊乱,防止过剩在库和人力浪费。2、增值比例:增值比率 = 增值时间(Value added time)÷ 制造周期(Manufacturing cycle time)× 100%。增值时间是站在客户立场看制造过程中的增值动作...
2025 - 01 - 16
1定义本标准所指的生产异常,是指造成制造部门停工或生产进度延迟的情形,由此造成的无效工时,亦可称为异常工时。生产异常一般指下列异常:1、计划异常因生产计划临时变更或安排失误等导致的异常。2、物料异常因物料供应不及时(断料)、物料品质问题等导致的异常。3、设备异常因设备、工装不足或故障等原因而导致的异常。4、品质异常因制程中出现了品质问题而导致的异常,也称制程异常。5、产品异常因产品设计或其他技术问题而导致的异常,或称机种异常。6、水电异常因水、气、电等导致的异常。2生产异常报告单内容发生生产异常,即有异常工时产生,时间在十分钟以上时,应填具《异常报告单》。其内容一般应包含以下项目:1、生产批号填具发生异常时正在生产的产品的生产批号或制造命令号。2、生产产品填具发生异常时正在生产的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3、异常发生单位填具发生异常的制造单位名称。4、发生日期填具发生异常的日期。5、起讫时间填具发生异常的起始时间、结束时间。 6、异常描述填具发生异常的详细状况,尽量用量化的数据或具体的事实来陈述。7、停工人数、影响度、异常工时分别填具受异常影响而停工的人员数量,因异常而导致时间损失的影响度,并据此计算异常工时。8、临时对策由异常发生的部门填具应对异常的临时应急措施。9、填表单位由异常发生的部门经办人员及主管签核。10、责任单位对策(根本对策)由责任单位填具对异常的处理对策。...
2025 - 01 - 14
生产车间正常运作,确保产品质量,更需要严肃厂纪厂规,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下面整理一篇"工厂管理制度十项原则"!01均衡生产,调度有序1、配合公司,根据厂部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结合本部的生产实力,具体组织生产计划的实施工作。2、负责实施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贯彻落实致员工。3、制定和执行现场作业标准及工艺流程,从而使生产的产品,按照客户的需要进行,保证进度和质量。4、实现全面均衡有节奏的同步生产,使最终的生产便于包装及装箱。02产品质量控制有力1、车间主任接单后,先组织各组现场管理人员,分析该款标准样衣的工艺特点,仔细阅读工艺单的制作要求。2、对标准样衣的各个部位协商制定质量标准,制定工艺流程。3、新款上线前务必督促有关现场管理员制作产前样、对一线生产员工缝制辅导到位,要求管理人员、质检人员进行巡检和半成品抽检。4、严格要求并督促各组员工按工艺标准进行缝制,并及时向业务部门提供大货样。5、各款在上线生产前即将生产时,有关现场管理人员应组织车间员工开生产例会或早会,对该款做详细的说明,并将技术部提供的样衣、工艺单及质量标准标准书面通知,公布于众6、车间主任必须组织督促各现场管理员将质量问题解决于车位之上,处理于成品之前,以保降低成品的返工率,从而保证产品质量。03原辅材料,供应及时1、车间主任必须及时追踪正下单的原辅材料,如有需上报解决的问题应及时上报处理。2、组...
2025 - 01 - 09
在企业管理的领域中,许多组织面临着效率低下、内部协同不畅等问题,而管理者对管理常识的误解往往是关键因素。为了提升管理效能,管理者需要深刻理解并掌握以下五个重要的管理常识。管理的首要任务:明确工作重点在企业运营中,常出现老板与员工沟通不畅的情况,就像一个咨询顾问遇到的企业,老板觉得员工听不懂自己的话,员工却认为老板的指示难以理解。这反映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管理者不仅要做出决策,更要确保下属清楚了解工作重点并有效执行。管理者不能仅凭个人喜好或习惯使事情变得复杂难懂,而应注重清晰传达工作要求。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管理者常以 “悟性”“领会”“揣摩” 来评判下属工作表现,但这些评判标准具有不确定性且存在风险。例如,当工作内容或技能要求改变时,“悟性” 高的员工可能也无法准确把握工作方向;“领会” 领导意图在缺乏充分沟通时十分困难;“揣摩” 上司想法更容易导致工作失误。有效的管理在于确保相邻上下级岗位对最重要事情的理解一致。比如,人力资源总监对人力资源经理岗位重点工作的界定,应与人力资源经理自身的理解相符,这才表明管理处于良性状态。因此,管理者必须清晰地向下属阐明工作重点,使团队成员目标明确,行动协调一致。管理的核心原则:基于事实解决问题管理常被视为一门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学科,其科学性体现在遵循规律,而艺术性则源于管理对象的个体差异。然而,在众多管理规律中,“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
2025 - 01 - 07
衡量企业规模并非仅依据单一因素,而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传统上员工人数常被用作衡量标准,例如美国商务部将员工人数少于一定数量(如三五百人)的企业视为 “小型企业”,员工人数上千时,系统化人事管理等相应政策与程序就显得必要。然而,仅员工人数并不足以完全定义企业规模。以管理咨询公司为例,虽员工人数可能仅几百人,从员工数量看是小型企业,但因其业务特性,对管理要求高,实则可视为大型企业;跨国广告公司和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尽管员工数量众多,若其规模未超可管理界限,从管理要求角度看,也可能只是中型企业。真正能体现企业规模 “整体概念” 的是管理层与管理结构。小型企业中,最高管理者对关键事务负责人了如指掌,核心团队人数一般不超 15 人;中型企业中,最高管理者需与同事协作辨认关键人物,关键人物可达四五十人;大型企业中,高管层无法仅凭自身熟悉所有关键人物,企业规模大到需构建复杂管理结构来确保有效运营。小型企业的管理要点1战略规划的重要性:小型企业需制定独特战略以避免被边缘化,找到如在特定市场的领导地位、独特地理位置、特殊消费需求或顾客价值观等方面的 “生态位置”,依靠特长或独特技术发展,例如美国专注眼科医师需求的小型制药公司确立了市场领导地位。2高管团队的构建与管理:虽只需一名全职最高管理者,但需明确关键活动并落实责任人,构建高管团队,确保有限资源有效集中使用,避免分散流失。最高管理者应避免陷入...
2025 - 01 - 03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不断寻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的有效方法。精益生产,作为一种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先进生产方式,不仅仅是简单的生产流程优化,更是一场涉及企业全方位管理和思维变革的智慧较量。01 精益生产的概念与目标精益生产旨在消除时间、人力、物料和能源等一切不必要的浪费,以实现成本节约和生产效率提升。其核心目标是在为顾客提供有价值产品和服务的同时,最大化地优化资源利用,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02精益生产的形成历程(一)大规模批量生产阶段20 世纪初,福特汽车公司创立第一条汽车生产线,开启了大规模批量生产时代。这一阶段通过标准化和大批量生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二)丰田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完善1950 年,丰田英二参观福特鲁奇厂后,与大野耐一共同探索出适合日本的生产方式。丰田生产方式以准时化和看板运营为两大支柱,涵盖了设备管理、品质改善、标准作业等多个方面,追求品种、质量、成本、纳期、库存和员工意识等六大效果,形成了独特的体系。(三)精益生产方式的提出与革新大野耐一提出 “准时生产(JIT)” 概念,主张 “零库存”。1996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Daniel T. Jones 教授出版《精益思想》,将精益方式扩展到制造业以外领域,使其从一种生产方式上升为一种管理思维。03精益生产的核心原则(一)价值原则以顾客为中心,精准把握...
2024 - 12 - 31
1随意变更生产排产计划:  生产排产计划是生产管理的源头,一切生产活动的开展都要围绕生产排产计划而实施,所以,生产排产计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排产前务必要慎重再慎重,考虑再考虑,务必要将影响排产计划的所有要素都要考虑确认到位,以确保生产排产计划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以免排产后变来变去,不仅影响整个生产管理工作,还会影响生产管理者在团队心目中的专业性、严谨性、责任性以及生产管理者的威严与影响力。2不验证问题的整改落实:  生产管理过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既会受到部门内部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部门外部因素的影响,难免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设备运行中发生故障、生产所需的物料短缺、工艺技术标准不稳定、生产环境条件不稳定从而会导致:安全问题、质量问题、操作问题、效率问题、进度问题、损耗问题……不论生产管理中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不论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的问题,作为生产管理者都要及时处理解决,以确保生产运行顺畅,最怕的就是问题治标不治本,导致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给生产管理以及团队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所以,生产管理者不仅要组织及时处理解决问题,还要善于跟踪验证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及效果,以确保问题不仅能治标更能治本。若生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不仅会影响生产团队的情绪、稳定与效率,还会影响生产管理者在团队心目...
2024 - 12 - 25
降低成本是企业经营的永恒主题,但这个问题现在却显得非常重要而紧迫,尤其是对于进入微利时代的中国制造业而言。根据相关报道,若以美国制造成本设为1的话,我国制造成本达到0.96,与美国相当接近,个别行业,如轻纺业,制造成本甚至高过美国。在实际运作中,把向管理要效益一味理解成砍掉费用、压缩成本很可能会误伤企业。企业衡量成本优势的原则是:在保证与竞争对手提供同等的产品价值的前提下,降低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成本,即尽量削减不增加产品或服务差异性的成本。不考虑产品或服务价值盲目降低成本的行为,绝不可能造就企业的成本优势,有时甚至会得不偿失,适得其反。在成本降低管理中,企业常常存在着顾此失彼、秋后算账、过于依赖财务、没有品质坚持、忽视供方利益、追求表面时髦等现象,它会削弱成本降低的效果,甚至将成本降低带入误区。在我国制造业,由于整体经济环境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人工、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要素的增幅大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使企业经营越来越困难,因此,不断探讨成本降低的途径无疑是企业自救的一个可控方式。但在实际成本降低过程中,企业有时会产生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的现象,这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企业成本降低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误区一:利用买方市场的强势地位,对采购成本盲目压价,导致原材料品质下降为了降低原材料成本,他们往往将众多的供应商召集在一起,向其提出降价要求,如果供应商不答应企业方的要求,则立即中...
2024 - 12 - 23
01基层管理做一个让人心服口服的基层管理者必须具备以下五要素:1、能力强,有威信。2、品德好,乐助人。3、能吃苦,做榜样。4、有铁杆(骨干),能呼应。5、善沟通,互信任。常规的基层管理要领:(1)办事要公道办事要公道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非常难。我国由于过去长期受传统的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公平常常被错当成平均主义。所以需要基层管理者在分配工作中做到办事公道,奖罚分明,分配利益时也要做到公道,只有这样才能够服众。(2)关心部下缺乏对员工在工作、生活上的关心和了解,员工自然也会不满意你。  (3)目标明确目标明确是做领导的一个最重要和最起码的前提。作为一个基层管理者,目标也应非常明确,否则就纯粹是一个糊涂官。 (4)准确发布命令作为一线的指挥者,发布命令的准确程度应像机场上的管制员给飞行员发布命令一样的准确,否则容易产生歧义,在命令的传播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造成工作中的事故。  (5)及时指导工作中,下属总是希望自己能时常得到上司的及时指导,因为上司的及时指导就是对下属的关注和培训。  (6)需要荣誉作为基层管理者还应做到非常慷慨地把荣誉和奖金分给大家,你部下的劳动模范越多,你的工作就能做得越好。 02管理者需要具备的能力如果把中层管理者比喻为球场上的教练,那么基层管理人员就可以比喻为队...
2024 - 12 - 20
思维能力是衡量领导者的总体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领导者的能力和水平主要不是体现在做上,而是体现在想上。通过一个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就可以看出这个领导者的能力水平。01 顺势思维正确的决策来自众人的智慧。——戴伊优秀的领导知道要顺应民心,如果员工愿意干,你只要配套好机制,项目很快就会出成效。但是如果违背了大多数员工的愿意,就算你的机制再漂亮,也不过是一纸文字,没有人会响应。人心所向,事方能成。所以,领导在项目决策时要听取团队意见,平时要多跟下属沟通,了解他们心中对项目的理解和反馈是什么,这样才能在项目运作中把控好方向。02 结果思维有结果导向的管理一定不会太差。有的领导带领团队做了很多事,但都无疾而终,或者这些事只是满足老板的个人喜好,并没有产生效益结果。久而久之,团队就会没有成就感,觉得事情总是没有尽头。用结果思维来推进项目,评估团队,这样的领导给人以强有力的说服力,他的指令也能得到大家的拥护。03 预警思维领导与员工的区别在于是否有预警思维,有的是因为经验使然,有的则是由市场的敏锐度带来的。当团队在前线奋战或埋头做事时,领导要能够判断是否存在偏差或风险,及时的给团队反馈。若是能准备两套方案,保障项目万无一失就更好了。04 流程思维管理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混乱的事情规划化。——杰克·韦尔奇团队管理若没有流程思维,就可能会让员工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碰壁。流程源于对以往工作的...
2024 - 12 - 19
任何产品的设计及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设计变更、工艺变更、制程调整、非计划停线及转产、转线等活动。那么,如何确保这些活动不会对后续的生产品质产生影响呢?这就需要在作业准备验证、停产后验证阶段进行首件检验了。01 首件及首件检验的定义过程改变生产过程中,5M1E(人、机、料、法、环、测)中任何一个或多个生产要素发生改变,如人员的变动、设备的调整和维修、换料和换工装夹具、设计变更、停线等等。首件每个班次/产线生产投入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后,生产线加工的第一件或前几件产品。对于大批量生产来说,“首件”往往是指一定数量的样品。首件检验对每个班次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后,生产线加工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进行的检验。检验的数量,可以根据不同企业或客户的要求制定。一般来说,至少需要对连续生产的3-5件产品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后续产品。在设备或制造工序发生任何变化,以及每个工作班次开始加工前,都要严格进行首件检验。02 首件检验的目的生产过程中的首件检验主要是防止产品出现成批超差、返修、报废,它是预先控制产品生产过程的一种手段,是产品工序质量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是企业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行之有效、必不可少的方法。首件检验是为了尽早发现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预防批量性的不良或报废。首件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正式生产,主要是防止批量不合格品的发生。长期实践经验证明,首检制是一项尽早...
扫描进入小程序
分享到:
Copyright ©1999 - 2022 北京冠卓咨询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827号
客服热线:400-168-0525
联系人:王老师
邮箱:cynthia.wang@gzconsult.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中东路400号院1号楼14层2单元1712
X
1

QQ设置

在线咨询

---------------------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400-168-0525
6

二维码管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