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变中的TOC
什么是TOC?
演讲一开始高德拉特博士说,他为了给书写TOC介绍,这个“What is TOC?”的奇妙问题,再次让他绞尽脑汁。他想要以最简洁的文字,来表达TOC的精髓。在一番努力后,他的结论是“Focus”这一个英文字。(注:翻开英汉字典,这个字的中文意义有“焦点、聚焦、清晰、集中、中心点”等,本文将采“聚焦”来表示“Focus”。)
什么是聚焦(Focus)定义呢?
“做应该做的事”。 但是,太广范了,有太多的事都需要做,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呢?高德拉特博士(下面简称“博士”)提到著名的20/80法则,就是20%的原因造成80%的结果,但是很多人忽略了20/80法则的前提条件是,这些原因之间没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这些因素有相互依存关系的话,整个情势可能非常的变化莫测。换句话说,这些原因的相互依存度越高,随时变化的可能性越高,整个情势越难掌控。
看看组织及企业里,存著大量的相互依存关系,基本上每个人或每个部门都是层层相互依存,也是靠这样的关系方能实现组织的目标。再说,随着关系越多元化,可能的变化因素也越多。如果以20/80的概念来发挥,我们得到的结论该是,0.1%的原因造成99.9%的结果。这时,“聚焦”的意义与作用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TOC诞生后的五到十年间,主要运用在生产领域。博士用“瓶颈及非瓶颈(bottleneck及non-bottleneck)”这个两个较容易理解的词,来代表生产线或运营系统中的“实体资源”,而以“制约及非制约(constraint及non-constraint)”两个字来表示任何系统中存在的最弱环节或资源。然而,博士发现很多人把“非瓶颈或非制约”看成“不重要”的意思,这是不正确的观念。他说,以相互依存关系而言,如果不重视或忽视非瓶颈或非制约资源,那么对瓶颈或制约资源造成的严重影响会浑然不知,终究拖垮整体的有效产岀。
非瓶颈或非制约资源非常重要,绝不可忽视。在整个生产过程,都想让瓶颈或制约资源挤出更多的产出。由于有依存关系,上下游的非瓶颈或非制约资源也得配合,这可能是相当麻烦的事。另外,看看整个生产系统,大多数的资源是非瓶颈或非制约,如果按照一般产量越多越好的想法,后果不但对整体的有效产出没有帮助,还会对瓶颈或制约资源造成负担,使产量不升反降。
所以,他说可以给“聚焦”下个更具体的定义是,做应该做的事(聚焦在充分发挥瓶颈或制约资源的工作),同时,避免做不该做的事(处理系统内大多数的非瓶颈或非制约资源)。
如何制定产品价格?
大多数企业及组织的“成本会计”观念支配着某些指标,认为如果可以把制造成本分摊到更多的产量,如此一来不仅产品的单位成本低,加上产量多可卖的多,就可以提高利润。这样的思维鼓励了非瓶颈或非制约资源不停的生产,结果是更多更多的在制品。
回想,“成本会计”最初是用来解释“如何制定出产品价格”。接着,被用于解释“什么是产品成本”。说实在的,产品成本本身并不是一种存在的实体事物,有谁见过产品在银行设立了账户?产品成本是一种数学的产物。
有人问,那么应该如何制定产品的售价?是根据产品吗?博士认为,不是。产品的价格是基于“想卖多少钱(客户付多少钱),及卖出多少数量。”他说,产品没有固定的价格。
所以,实际的问题归结到“在交易中,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为了克服“成本会计”上常见的误区,他提出“有效产出会计(Throughput Accounting)”,包含了整体性的财务衡量指标,有效产出(Throughput,T),投资(含库存)(Investmentincl. Inventory,I),及营运费用(Operation Expense,OE)。通过定义,分析和了解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利辨识是否有利可图,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如果从生产来看,大多数是非瓶颈/非制约资源,而生产行为大多受制于“成本会计”。为了帮助管理层做出正确的决策,必须以“有效产出会计”取代“成本会计”。这样一来,就可以很清楚知道“聚焦”是什么意思?不仅仅是哪些事应该做,更重要的是知道哪些事不该做。
举例
博士举了个实例,以色列研发出一种炸弹,到达一定高度后会自行爆炸,之后射出的小炸弹会波及很大范围,杀伤力很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找到工厂开始生产这种炸弹。工厂制造小炸弹的进度一度落后,政府威胁要把订单转交给德国制造商,这对犹太人来说是奇耻大辱。然后,TOC专家到工厂查看这条生产线,发现实行3班制。在转班时,下班的工人先去洗澡更衣,到车站等班车。而上班的人到工厂后,先吃饭再换工作服,才到生产线。每次换班大概用掉45分钟。在现场可清楚看到瓶颈是,一台机器由3个人操作。工厂为了确保瓶颈机台不停止,要求操作员必须等到换班的人到了才可离开。由于换班需要45分钟,他们完成换班时班车已经走了,只能叫计程车,3个人住在不同的地区,所以需要3辆计程车。这么一来,让公司的成本增加不少!公司认为无法承受这样的额外成本。
对于非瓶颈资源(工序),每个的产能都不一样,做多了或做少了都不好,想要一一控制很难。这里需要建立一个管理机制,能够让每个资源的操作员知道何时开工及何时停工。从“效率”的角度来看,当一个工人没有工作时,他的工作就是等待,因为可能马上会有紧急的工作要处理。大家应该都听过JIT(Just in time,即时生产。当工人手上没有Kanban卡[日语为看板])时,工人要做的事就是等待。
他(博士)一直强调“聚焦”,不仅关注应该做什么,更是强调不该做什么。当有两件事都需要做时,哪一件先做?这也是“聚焦”的一种体现。因此,博士在另一本著作“竞速(The Race)” 中运用颜色区分做缓冲管理。
什么是项目型系统的制约?
回到1985年,当运用TOC在制造业取得卓越成效时,其他领域也开始效仿,比如销售,希望提升管理水平。不过,单纯的效仿难以发挥效果,因为瓶颈或制约资源的属性与生产领域不一样。接下来,经过不断地尝试与研究,发现了“制约概念”的新应用。
关于项目(project)管理,早在1903年就有相关书籍。使用PERT评估和审核时,里面包括了几千个不同的任务。接着,有了关键路径(critical path)这个概念,这个路径上面可能包括20个任务,这些任务的执行状况决定了所有其他任务的完成状况,因此必须聚焦在关键路径。由此可看,在项目管理环境中,和单一的瓶颈资源的概念不一样。
当时提出了关键路径法是很有眼光的作法,不过如今广泛使用后发现过于简化。回到关键路径的原始定义,“所有任务中最长的路径(一个个任务相续的链),在这最长的链中有两种依存关系,一种是结构的依存关系,一种是资源的依存关系”。按照这样的思维,就得出了关键链(critical chain),其实和关键路径的概念是一致的。总之,现在可以看到项目型系统的制约和实体的瓶颈没有关系,与关键链和时间息息相关。
什么是分销型系统的制约?
在分销(distribution)的环境中,分销系统的制约或瓶颈不是产能。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分销系统的角色?如果是批发商,系统的制约是现金流。如果是零售商,系统的制约就是来店的顾客数。
在制造系统,强调要避免过度生产的意思,是不要为了效率,而误用产能。在项目系统,避免过度生产的意思,相当于不要为了保护任务,而浪费项目时间。在分销系统,避免过度生产的意思是,相当于不要为了将更多产品推到下游(视为卖出了),而错失了提供顾客真正想买的产品。
他说,明显可见,如果用瓶颈(实体资源或物品),来描述会引起混淆,因此采用新术语“制约(constraint)”。由于能清楚地看到整个流程上的“制约”所在,紧接着就有了“聚焦5步(FiveFocusing Steps)”。
什么是依样画葫芦的结果?
接下来的挑战是什么?他说,当时聚焦5步如同打开了潘多拉宝盒,其他非运营模式(不是生产,项目或者分销等,而是其他领域)如何运用聚焦5步?如何针对不同的领域落实聚焦5步?
他亲自观察其他环境的运用后发现,多数情况只是“照搬方法”没什么变化之处。糟糕的是呈现最佳表现的地方,如果不采用TOC方法的结果也是差不多,使用TOC并未给予显著的帮助。看来都是按著听到的方法,和随著自己的直觉,依样画葫芦,往往是最佳方法却没有最佳效果。
所以,他说问题在于,看到的现实和想达到的境界之间的差距。换言之,先是有了一些问题,然后进一步量化每个问题的影响。接着,使用柏拉图法则进行排序,把影响最大的问题放在最上面,列出一张清单。这样做有什么问题呢?称为“概念错误”。
这里存在一个假设,“这些(造成差距的)问题之间,没有相互依存的关系”。现在,如果以依存关系法则来分析,在查找问题的根源时,会发现早在牛顿时代已被提出,就是”人们说出的某个问题,其实是由另一个更深层的问题”造成的结果。换句话说,如果以依存关系来描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前面人们说的某个问题,是后面深层问题的征兆之一,称为“不良效应(undesirableeffect,简称UDE)”,而深层问题称为“核心问题(coreproblem)”。知道了不良效应,找出核心问题,再针对可行之处提出处理方式,当然尽可能消除核心问题。可能会想出不少的解决方案,这时就得区别哪些是应该且必须做,而哪些是不需或不该做的方案。往往,在谨慎思考下,会察觉有些确实不应该做,是轻而易举的行动。
有个三年前的案例,有家公司全体总动员推行“TOC思考程序(ThinkingProcess,TP)”,主要的目的是,解决运营上的核心问题,停止不断“妥协”的处理方式。他们运用系统化的方法,按部就班找出大家认同的核心问题,接著建立改善目标含绩效指标,然后才构想具体的解决方案。还有,为了确保提案在实施过程及之后,不会衍生出新的不良效应,他们投入时间邀请大家从不同角度,提出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negativeeffect)”,然后提出预防或事先排除的解决方案。他们的努力结果,不仅加强了内部的共识与向心力,并且务实地为长久难解的问题找到了解答。
丰田汽车也有类似的方法,他们使用一种图形法像个V形,称为“五问法(5Whys,五个为什么)”。当出现一个问题时,必须针对该问题提出疑问,为何会产生这个问题,层层向下至少深入五个层次的探索,细心研究最下层是什么。
后来他们接触到TOCTP,丰田员工在回馈中提到,TP是更简单更切合实际的方法。这是由于运用五问法的过程中,回答第一个为什么比较简单,回答第二个也相对容易,但是要回答第三个为什么就不容易了,只有接受过高等正规培训的少数人,能够最终回答第五个为什么。就像大多数四岁的小孩会问为什么?大人耐心回答后,他马上问了另一个为什么?再回答后,他又问为什么?这时,大人通常忍无可忍地说“去问你妈妈!”
如果用TP描述现状图(CRT),操作起来更容易。如果从最表面的一个不良效应(问题)著手,确实分析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有五个不良效应相对容易多了。描述不同环境的现状图几乎都有一个现象,至少五层才能显现最底层的核心问题,与丰田五问法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89-92年时间,为了阐述与定义TP,很多人一同努力反复验证,因而使TOC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才有了现在的系统化方法,能够在不同的环境里具体落实“聚焦”。
这里的重点是,当现实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自己的想象非常不同时,这时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如果不接受挑战,就违背了前面强调的“聚焦”原则。挑战越大,一个人的精力可能越发散,如果避免面对核心问题,就落于因不聚焦而好事难成。这是91-92年初的情形。
90年代初,出版了“绝不是靠运气”这本书后,全世界越来越多的TOC成功实例,尤其是效仿"目标"的成功案例。有位读者的来信让博士一直记忆犹新,是美国一家工厂的经理先生,信中说,“您的书不再是小说,它已经成为文献”。在我的工厂,确实按照"目标"所讲的方法,彻底执行,也取得类似的显著成效。总之,您的著作和我的经历之间唯一的区别是,“我太太至今还没回来”。
怎么发挥聚焦力?
他(博士)说,随着全球越来越多公司实施TOC,我们似乎正处于流失“聚焦”的能力,什么意思?当TOC方法在生产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后,很快地“系统的制约”从生产系统转移出去,通常是转到市场。在"目标"中看到了最好的诠释,产能释放(提升)后,接着需要更多的订单。
博士将真正的三家工厂的人物放进同一本书里,"目标"书中提到最重要的客户老板亲自到工厂和工人一一握手致谢的场景,工人们感到不解,他们认为并未付出更多的努力,只是按照工厂的正常运作方式。这段故事取自一位GE的采购主管,他乘坐直升机去一家供应商感谢工厂挽救了他们的订单。
为什么说这些呢?为了争取更多的订单,我们往往忽视系统中的核心问题,直到问题越积越多,直到面临危机,如同"目标"中面对被关闭的危机。换句话说,在追求订单与效率的忙碌过程中,我们逐步地忘记了“聚焦”的重要性,失去了焦点。近十年来,我们不敢面对的现实是,对于严重的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我们假装这些问题根本不存在。其实,“如不面对现实,将永远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举例
博士以日本日立公司例。日立公司从来不公开财务损益表(P&L),在这个案例中日立公司破例了。大家或许看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篇文章,这句名言出自于牛顿,原话是“我之所以能看的远,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所以,如果不想看的更长远,就没必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只需站在巨人的影子里。
博士眼里有两位工业革命的巨人,一位是福特,另一位他认为更伟大,大野耐一,他们开创新的道路让人们能够前进的更远。想要走的更远,不能小看他们的成就,而是应该深入体会他们的贡献,并勇于挑战核心问题,作为对这些伟人最高的敬意。
接着简述日立的案例。日立模具工程公司投入240亿日元,建立一间能够研发及制造2万多种切割设备的工厂。大多数切割产品的市场需求是不明确的,行业的惯例是每6个月推出一套新的系列产品。一般新品上市后,旧的产品就被淘汰。由此可见,难以成功地采用精益生产方式,即使他们聘请丰田的专家帮忙还是无济于事。不是他们不够努力,或缺乏知识,而是他们的环境并不适合发挥精益的强项。
在2000年,日立四家工厂之一开始运用TOCDBR(鼓-缓冲-绳)生产管理法。结果是大幅减少在制品,准交率从40%提升到85%,交期缩短一半,在没增加人员及设备下产能提升20%等等。之后,日立决定扩大TOC的应用范围,到2003年4间工厂全面实施DBR。
由于生产周期大幅度缩短,及更快速的反应机制,使日立分销商的库存从8个月降到2.4个月,使分销商的投资回报惊人的增长,并且大大改善现金流,大大增强供应链伙伴的关系。分销商立即扩大向日立公司进货的产品,在稳定的市场下销售额增加了20%。
在评估日立公司的利润表现时,发现2002--2007年原材料(金属制品)价格的增长,远远超过金属切割设备的价格涨幅。那么,日立公司的利润一定是大幅缩减。并非如此,公司的税前年净利从2002年3月末的11亿日元,升到2007年3月末的53亿日元,5年内净利呈现5倍的增长。公司的净利率从2002年的7.2%增长到2007年的21.9%,是行业有史以来最高的净利率。
博士说,这是非常典型的范例。我们看到系统的制约转移到市场,却常常忽略了好好利用在生产及运营上建立的能力,不仅能带来更多的订单,更能够企业我们完成梦想,就是“创造决定性竞争优势”。
什么是决定性竞争优势?
有多少公司拥有决定性竞争优势?很多公司有能力竞争,但是又有多少拥有决定性竞争优势呢?为了妥善地回答这个问题,先看看什么是决定性竞争优势。一家拥有决定性竞争优势的公司,应该具备“满足客户的某个极为重要需求”的能力。更明白地说,没有第二家能够与之相提并论,这就是所谓的“决定性竞争优势”。
再来看很多人提过的蓝海战略,这是本很出色的书。大多数公司都处于红海,红海表示竞争对手相互撕杀,遍体鳞伤,血流成海一般。而蓝海的概念是,能够好好地把自己围起来,确保周围没有竞争对手。很遗憾,这本书的作者并没有深入分析所举的例子,都是在红海之外找到蓝海。他们承认书中所列举的案例都不是首创,并非他人从来都没想过,不是独一无二。
基本上,把自己圈起来,寻找一个独特的需求。首先要考虑市场的真正需求,而不是自己想要的目的。如果这种需求确实是独特的,千万不要低估它。其实,运营改善就是在红海里,创造决定性竞争优势。接著,当有真正需求的潜在客户出现时,红海里的其他竞争对手没人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唯有拥有决定性竞争优势者,有能力能够了解和引导客户,让客户看到解决方案的好处。
几乎所有提升运营改善的案例,都能创作出决定性竞争优势,然而还有许多人不在意。再看看日立公司,投资大约240亿日元,相当于2亿5千万美元,建立开发及制造切割工具的工厂。日立每年销售的切割工具占全球需求量多少呢?根据数据,不是很多。而全球的总需求量是很庞大。那么,日立公司的产品卖给谁呢?主要卖到分销商或批发商,这些厂商除了日立产品之外,也采购其他公司的产品,以确保有足够的款项能满足市场的各种需求。所以,日立的市场份额大概从分销商的进货比例便可得知,大概占总进货的10%,另外90%的进货来自其他公司。
现在,站在分销商的立场来思考问题,不是站在自己,也不是日立的立场。首先,制造商与分销商,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博士认为有两方面:(一)分销商的库存占用了他们资产的90%,就是库存占用了大部分的资金。而制造商方面,在一般情况下,库存占他们资产的大概50%。所以,分销商几乎是所有的资金都投到库存。(二)另一个大差别,如果问一家制造商,在资金不是问题下,一年内是否能够使销售翻倍呢?通常得到否定的答案,因为需要开发更大的市场及更多的客户,需要开发更多的产品,需要开发人力等等,想要一年内销售翻一番,不可能。同样的说法,问一家分销商,在享有无限制的信用贷款及资金不成问题下,一年内是否能够使销售翻倍呢?他们一定说没问题,把现有的产品组合增加三倍就行。非常不一样的考量,分销商认为大部分资金在库存,资金越多提升销售额的空间越大。如同银行里的存款,会考虑能从银行得到多少利息,存款越多利息越多。例如,一家银行的存款利息是5%,另一家银行对顾客说,把你的存款转到我这边,给你7%的利息,顾客会如何反应呢?一定是转到后者。
回到日立的案例,由于生产周期大幅度缩短,并且更快的反应机制,使分销商的库存从8个月降到2.4个月。是否看到这个改善,帮助分销商赚了多少?减少用于库存的资金,增加了多少投资回报?库存从8个月降到2.4个月,实际上,分销商的利益翻了三倍。以银行的例子来说,从利息5%,三倍是15%。
日立案例提到,大多数切割产品的市场需求是不明确的,行业的惯例是每6个月推出一套新的系列产品。这是因为行业的全球展销会每6个月一次,如果不在展销会上推出新品,很快就会被淘汰。同时,新产品必须超过老产品,在此环境下公司别无选择。究竟,对整体而言有什么影响呢?分销商持有8个月的库存,每隔6个月日立就推出新品,那些库存很快就成为死货。所以,库存从8个月降到2.4个月,不但帮助分销商赚取更多利息,而且帮助分销商解决了死货的问题。日立的交期比其他公司短多了,这是其他厂家办不到的能力,他们必须持有高库存及长交期,这就是日立的决定性竞争优势。
再看,日立是否善用这项决定性竞争优势?根本没有,他们行动迟缓,等着分销商自己去发现。博士认为,日立拥有快速回应的决定性竞争优势,是提出“黑手党方案”的绝佳机会。所谓的“黑手党方案”是没有人能够拒绝的提案。
在分销商持有数以万计的SKU下,日立产品只占分销商的10%,需要多久分销商才会自己发现日立的库存转速是其他同行的三倍,这是很大的优势,至少要1年。如果日立公司主动去找分销商,让他们知道这个大优势,一开始分销商肯定不敢相信,核实数据后一定会大量进货。那是,增长就不是五年20%而已,但是为什么没做呢?
他说,每次逐一检讨案例时都看到,在市场是系统制约,及公司已拥有决定性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应该如何“聚焦”呢? 这时,是该将决定性竞争优势转换成现金?还是继续提升生产及运营能力?就是说,没聚焦在应该做的事,却在不应该做的事上浪费时间。日立公司恰恰与强调的聚焦原则背道而驰。难道需要等到最后,才能意识到真正的问题在哪里吗?针对日立案例,真正的问题是未曾清晰地定义“决定性竞争优势”,也未曾规划如何善用决定性竞争优势。
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改善运营能力,不仅建立了一项决定性竞争优势,而是可能展开成多项优势。当然,根据企业的产品和客户属性,通过运营改善来创造独特的决定性竞争优势。不过,必须审慎考虑优势条件及仔细策划。在93,94年间,“决定性竞争优势”这一个名词被广泛的谈论,博士说他当时很吃惊,影射的范围比他能想到的还多。比如,他和大多数公司谈到决定性竞争优势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是“科技的技术优势”。所以,想跟客户谈决定性竞争优势时,要时刻记住两个要素:(一)提供的优势方案必须能显著或大幅地满足客户的某种重要需求。(二)另一要素是“时间”因素,公司的竞争对手需要多少时间就可赶上我们的能力,双方的差距有多大。例如,很多人认为的“科技技术优势”,看看IBM当初占领整个市场的个人电脑,竞争对手只用了四个月就迎头赶上,甚至超越。按照当今科技发展的速度,对科技优势而言,还没转换成金钱,竞争对手已经赶上来了。
以日立例子而言,显然针对分销商的决定性竞争优势,是库存转速提高三倍。但是,为了能够创造该决定性竞争优势,制造商在改善生产及运营上,必须投入很大的努力。换句话说,日立公司使用决定性竞争优势来创造价值,可从两方面入手:(一)一方面是生产及运营能力,(二)另一方面是销售。并且结合这两方面,及策划整套的战略战术。这样一来,竞争对手至少得花十年才能赶上。对于企业而言,拥有有力的竞争优势,同时建立起对手难以跨越的壁垒。
博士归纳出三种决定性竞争优势,阐述在"绝不是靠运气"的章节里。这是三种极为不同的优势方案,根据公司产品,行业环境,客户属性等,设计针对性的决定性竞争优势。他说,在日立案例中,被称为世上最好的业绩表现,简直算不了什么,我们可以远远超过它。所以,当市场是系统制约,已拥有决定性竞争优势,却没积极善用于增长销售,尽然想要继续提升运营效率,他认为是不可思议之举。
在演讲的最后,博士表示在93,94年期间,困扰领导与管理的知识缺口是什么?当时并不是很清晰,经过反复探讨,终于察觉到企业需要确实理解决定性竞争优势的威力,方能务实地发挥聚焦力,建立真正的决定性竞争优势。
本文是听取高德拉特博士的演讲后,根据重点记录与自己理解的心得,与大家分享。
分享:冠卓咨询
说明:转载请注明“精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