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  400 168 0525
Service 精益生产

智能时代的新自动化挑战

日期: 2017-12-28
浏览次数: 46

上个世纪50年代,控制论创始人诺伯特•维纳(NorbertWiener)对自动化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颇为忧虑,专门撰写了《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The Human Use of Human Beings:Cyberneticsand Society)一书,在用通俗的语言介绍控制论的同时,也预测控制论应用将带来自动化发展趋势,同时,维纳还阐释了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自动化挑战。


所谓自动化挑战,是指自动化帮助人们摆脱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但同时也会导致人们丧失工作的权力。1946年11月的《财富》杂志刊登了一篇名为《无需人的机器》(Machines Without Men)的文章,专门讨论“自动化工厂”,文章宣称,“无需劳动者的机器给我们带来了迫在眉睫的威胁与期望。”


事实证明,当时所担忧的自动化挑战没有带来文章所描绘的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社会无自动化挑战之忧,而是在于当时整个社会非常重视自动化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办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人类社会将进入智能时代,无人工厂和机器换人等高度自动化的应用,人类社会将再次面临新的自动化挑战。


智能时代的新工业秩序

对于善良的人来讲,技术应该永远服务于人类,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幸福感,而不是导致人们生活水平的恶化。在人类工作被大量替代的智能时代,无人工厂将大量出现,即便在服务领域,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的使用,也将导致人们丧失工作的机会,这使得我们需要平衡技术与人之间的关系,构建新的工业秩序,这也就是智能时代的新自动化挑战。


经济规律作用下的工作

在大卫•兰德斯(DavidLandes)在《解除束缚的普罗米修斯》(The Unbound Prometheus)一书中,对工业革命的进展过程中的现象进行了解读,其中有一段关于学校毕业生的分析,“刚从学校里毕业的工程师所获得薪酬,有的竟能达到与有着数十年从业经验的工程师相当的水平……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种失衡状态的出现并非偶然……它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那些受过最新训练的人所具备的先进知识。”


对于出现这种现象,大卫•兰德斯解释道,“过去曾经一度认为,这种对新来者的优待不过是市场暂时失调的反映,是市场供给滞后于不断增长需求的结果。”这样的看法忽视了新时代对工作者的新要求。不过,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还因为人类的生产力得到大大提升,财富也得到不断增长,但这些增长的财富被分配到了新工作者身上。


在智能时代,笔者也有理由相信,与那些具有数十年从业经验的人相比,新的工作者将拥有更高的工资水平,因为他们应该已经接受了智能时代所需要的各种新知识和新技能训练。


市场经济的规律在智能时代仍将发挥作用,由于新型数字化工厂以及智能工厂将在生产制造领域大量应用,传统的工人、技师、工程师的现场服务组织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智能时代的生产制造需要,将产生一些新型的工作者,他们与现有的工作者不同,他们精通现代工厂的运作方式,对各种智能化设备使用得心应手,这些新型工作者不仅比已工作了十几年的工程师获得的工资更高,甚至比公司管理层的工资还高,显然,这种场景并不是不可能出现。


随着智能时代的深化发展,还将出现新的工作分工,会出现一些新型的工作种类,例如,将来有可能出现一种专门为消费者做定制化设计的工作者,因为工业4.0时代的个性化定制会成为常态,消费者更需要有创意的新型工作者帮助他们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定制,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作形态了。


无论怎样,智能时代的工作种类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工作种类将减少或消失,而一些我们难以置信的工作种类会出现,或者这些工作种类不再以工作的方式出现,例如,滴滴和优步代表的共享经济模式,很难用传统的工作种类来界定,因为滴滴司机完全可能是公务员、教师或者家庭主妇,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作了。


人与机器人的协作

虽然我们难以准确描绘未来工作的场景,但人的参与还是存在,人也许在电脑后面或者虚拟现实设备面前操作生产制造,同时,还有一个参与角色会大量出现,那就是机器人,不管是在生产制造现场,还是餐馆服务现场,人需要跟机器人协作完成一些工作,新型工作者的同事很有可能是一台机器人。


这样的场景已经在德国工业4.0的研究体系中呈现,德国阿尔冯斯•波特霍夫(Alfons Botthof)等编写的《工业4.0:开启未来工业的新模式、新策略和新思维》(Zukunft der Arbeitin Industrie 4.0,德文)一书中,专家们对未来工作形态进行了描述,这些工业4.0专家期望解决一个过去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自动化挑战问题,也就是如何避免自动化导致人与机器(人)对立的问题。


在描述解决自动化挑战的办法中,考虑人与机器(人)的协作是最为关键的思路,这样既可以提高生产制造过程的智能化程度,还可以让人获得工作的机会。换句话来讲,工业4.0不是为了实现彻头彻底的无人工厂,而是为了让人与机器(人)能够共存。


日本非常关注未来工业演进过程中机器人的作用,在日本发布的《日本新机器人革命》报告中,未来智能机器人(应用了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可以更好地解决日本人口老化的问题。工业机器人可以在无人工厂中不断工作,生产人们所需要的各种产品,而服务机器人在各种场所帮助老年人,或者提供各种自动化的服务,实现了一个未来机器人社会。

总的来讲,人与机器人的协作将变得不可避免,这也是智能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如果人与机器人的协作良好,那么人类就有了解决新自动化挑战的办法,但如果人与机器人的协作有问题,人类也许会面临覆顶之灾,这也是不少人工智能专家所担忧的。


中国制造2025与智能制造

对于智能时代的来临,全球投入了大量的关注,中国也不例外,出于各方面的考虑,中国把国家制造业战略称为“智能制造”,与美国先进制造业和德国工业4.0遥相呼应,形成了中国对未来工业的一种思考,并在2015年5月8日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确定了未来十年的发展体系。


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过程中,国家相继推出了两化(深度)融合、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概念,地方政府也推出了诸如机器换人等产业支持政策。据工业4.0研究院观察,目前不管是国家智库,还是独立专家,关注智能化给我们的产业及企业带来影响的多,而关注智能化对我们社会带来影响的少。


西方国家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对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的影响研究颇多,甚至于有专家在1835年就写了《制造业哲学》(ThePhilosophy ofManufactures)一书,其后关注工业革命的书籍只能用汗牛充栋来描述。对于进入到第二次工业革命阶段的电气化和自动化,也有不少著作进行论述,到1948年维纳发布的《控制论》,已经指出了自动化对人们造成的社会影响。当然,对于智能时代的高度自动化影响,前面提及的《工业4.0:开启未来工业的新模式、新策略和新思维》一书就进行了较为深刻和全面的分析论述。


中国制造似乎对于机器换人带来的影响避而不谈(笔者相信不少专家已经意识到了),更缺乏社会学家或专家进行研究,相信进一步的智能化设备应用导致的自动化程度加深,更会影响我们产业及经济的稳步发展,需要提醒相关专家关注并研究。


笔者认为,如果要使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成功,并引领未来工业的发展,现在就应该重视(新)自动化挑战,也就是应该从社会学或经济学的多个视角考虑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以及数字化工厂或智能工厂给工作场景带来的影响。在设计未来产业及工作模式的时候,应该深入考虑人与机器(人)的协同,实现真正持续的发展。


结语

以自动化为核心特征的人类工业化进程,大大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形态,其影响的范围甚至于包含了政治、经济和哲学等领域。笔者相信,随着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智能化进程的开始,人类社会将很快进入智能时代,这将为人类社会发展提出新的自动化挑战,那就是人与机器(人)如何共处?我们现在需要深入思考,找到相关的解决办法,才可能发挥技术的正面价值,避免负面影响带来的不良后果。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点新闻
点击次数: 7
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精益管理已成为企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关键途径。然而,要将精益管理的理念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并非易事。那么A1.2精益管理怎么执行呢,其需要一个系统性的执行框架,包括明确的步骤、有效的策略以及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南。企业需要明确精益管理的目标,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质量等。这些目标应具体、可衡量,并与企业战略紧密相关。通过价值流分析等方法,对当前生产或服务流程进行全...
2024 - 11 - 22
点击次数: 9
6s目视化管理是指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这六个方面对现场进行高效的管理。它作为一种以现场管理和效率提升为目标的管理模式,越来越受到热电厂的重视。那么,热电厂6s管理目视化管理有什么作用?1、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明确化工作流程和标准,员工在进行日常操作时能够迅速找到所需工具和材料,减少时间浪费。例如,在设备维护和故障排查中,通过标识清晰的工具和设备位置,能使技术人员更快地开展工作,从而提...
2024 - 11 - 19
点击次数: 8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很多企业都在寻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的管理方法。而精益化管理是一种旨在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浪费并增强客户价值的管理理念,源于日本丰田汽车的生产方式。那么,精益化管理具体怎么实施?在了解精益化管理具体怎么实施之前,要明确什么是精益化管理。精益化管理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拉动、消灭浪费和不断改善为核心。这可以让企业以少投入获取成本和运作效益的全新生产管理模式。其实施方法如...
2024 - 11 - 14
扫描进入小程序
分享到:
Copyright ©1999 - 2022 北京冠卓咨询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827号
客服热线:400-168-0525
联系人:王老师
邮箱:cynthia.wang@gzconsult.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中东路400号院1号楼14层2单元1712
X
1

QQ设置

在线咨询

---------------------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400-168-0525
6

二维码管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