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想象力总比现实跑得更快。让机器代替人的工作,就是人类几百年来的梦想。现在,它再次被智能制造激活了。最近几年,本人经常批判“把智能制造理解为机器换人”。意思是说,简单地提高自动化水平、采用更多机器人,并不是真正的智能制造。但是,再仔细想想,这句话其实也有合理的成分,我们真正反对的是片面的理解、蛮干和盲从。
在体制内干过的人都知道:领导说一句原本正确的话,执行时可能被扭曲。比如,当领导说一句“鼓励科技人员承担风险”时,一些乱七八糟、不着调的科研项目就会得到批准;当领导强调“创新要创造效益”的时候,有风险、有前瞻性、系统创新的项目就会被砍掉。所以,在一个官僚主义盛行的地方,领导怎么说都会是错的——除非把官僚主义本身消除掉。同样,“把智能制造理解为机器换人”也有合理的地方,但简单蛮干就不对了。
人类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想把复杂问题用一句话来表述。对于智能制造,有人说是ICT技术应用、是数字化网络化、是两化深度融合、是人工智能用在制造、是互联网+工业。 其实,无用是哪句话,都可能被人片面地理解,也都总可能导致荒唐的后果。这就是语言的局限性,就是古人所说的“说即不中”、“道可道、非常道”。有时候,一句话可以让人有“顿悟”、“醍醐灌顶”的感觉。其实,这句话或许可以让自己明白、让悟性高的人明白;但对多数人来说,再英明的话,都会产生歧义、误解,都会有完全相反的理解。
如果一句话描述车间的智能制造,“机器代人”未必是最坏的。而且,如果工厂真的是无人化的,互联互通、设备监控等先进技术会更容易实现、也更容易发挥作用。如果看得更远一些,甚至可以说:未来工厂的自动化水平一定越来越高,直至机器基本接管物质生产过程。
既然如此,我过去为什么一直反对把智能制造理解为机器代人呢?其实原因只有一个:简单地机器换人,经济性常常不好。把智能制造理解为“机器换人”的优点是通俗易懂、容易操作——另一面就是容易胡作非为、容易带来损失。殷瑞钰院士强调钢铁智能制造要关注“物理侧”;安筱鹏先生强调“是转型、是创新”;我强调智能制造要重视“协同、共享、重用”、要面向未来。本质上其实都是想提升智能制造的经济性。如果“机器换人”的经济性真的很好,未必需要刻意纠正这种提法、我们也没必要说这么多了。
进一步:为什么单纯“机器换人”的经济性往往不好呢?这要从技术之外找问题:包括劳动力成本、市场(产品质量、劳动效率、反应速度、价格)现状、企业定位(是否高端、是否重视服务)等问题。总体上讲,多数智能制造技术更容易在先进国家、高端市场、生产尖端产品的企业采用。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要推进智能制造,则往往要伴随企业转型、升级,和系统性的创新,难度自然要大一些。
总体上看,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任何技术的发展都有个渐进的普及过程。“机器换人”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对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如果仅仅引进自动化的机器,而配套措施不具备,就像穷人家花高价请来御厨,并不能改善生活水平。红领、西门子成都工厂部分产线的自动化水平不高,其实就是反应了这种现实。事实上,他们这种低自动化模式也只能适合我们这种发展中国家、也不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不信的话,让红领的工厂搬到西方发达国家试试?而且,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制造业自动化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如果红领的自动化水平总是停滞不前,迟早也会被淘汰。
我们同时还要看到: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发展是不均衡的。在汽车、石化、钢铁等行业,自动化水平本来就是很高的。在某些高端产业,推进机器代人确实是推进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重要的抓手,有些时候甚至可能是必走的道路。这个时候,思想保守就不行了。
我过去常说,格言都有矛盾的存在:有“欲速则不达”,就会有“快刀斩乱麻”。其实,格言本身并没有对错,有对错的是“把格言用在什么地方”。同样,技术观点本身也没有对错,用到特定地方的时候才有了对错。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