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  400 168 0525
Service 精益生产

精益及精益思想的发展史,居然是从中国开始…

日期: 2018-03-07
浏览次数: 108

精益思想是动态的-多年以来,精益思想一直处于发展中,而且还将继续发展。精益思想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持续改进思维是精益制造系统的核心,而这一核心概念始于丰田公司并发展成为精益思想的核心。


1、精益发展的历史

1421年 中国建造数目庞大的珍宝船队远航亚、非、欧。工匠数量多达三千多人,分工很细,船只建造有统一的规格和严格的用料标准,年造船量一般在三千多艘。其制造技术采用了标准化和可交换零件和同步化制造管理。


1765年 法国将军让-巴蒂斯特.格里博瓦掌握了标准化和可交换零件的设计方法,帮助快速在战地里修整军事装备与武器。


1807年 英国马克.布鲁内尔设计了一套由22个不同的步骤组成的生产线,为皇家海军制造木质零件,按照顺序单件生产。


1822年 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的托马斯.布兰查德设计了一套由14个机器组成的生产单元,不需要人工介入,制造复杂的来福枪托。


1850年 美国的兵工厂开始制造标准的武器零件。


1914年 福特的供应商生产符合需要的零件和其他部件组合在一起,准时提供给福特工厂的生产单元或组装线。


1930年 德国航空业创建节拍(TAKT)时间,控制飞机机身的组装。


1950年 丰田将节拍时间和福特的连续流结合起来,再融合美国零售行业的超市的管理方法,设计了一定的灵活性,制造出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的产品。


1990年至今 精益融合流程再造,扩展其他领域,如研发、办公和服务行业、医疗、金融等领域。从精益生产上升到精益管理。


2、精益思想史的研究发展历史


(1)对精益、质量和持续改进的研究回顾


1978年 大野耐一提出丰田生产系统


1981年 欣格对丰田生产系统的研究


1982年 戴明《走出危机》


1983年 默代对即时JIT制造的研究


1986年 今井对持续改进的研究


1988年 克拉夫奇克对“精益生产”的研究


1990年 沃麦克、琼斯,和鲁斯:《改变世界的机器》


1990年 圣吉:《第五项修炼》


1993年 五十铃对人和持续改进的研究


1991年 克拉克和藤本对汽车生产发展的研究


1993年 佛罗里达和肯尼对把日本工厂系统转移到美国的研究


1994年 沃麦克和琼斯对“精益企业”的研究


1996年 沃麦克和琼斯:《精益思想》


1997年 麦克达菲和哈普勒对精益供应商的研究


1997年 今井对管理的研究


1997年 科钦、兰斯伯里和麦克达菲:《精益生产之后》


1997年 莱克对造就精益的研究


1998年 卡沙马诺和延岗健太郎:《超越精益生产的思想》


1998年 法恩:《时钟速度》


1999年 蒙尔立对美国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1999年 藤本对本田系统如何演化的研究


1999年 斯比尔和鲍恩对本田生产系统DNA的研究


2000年 潘迪、诺依曼和卡瓦纳对六西格玛的研究


2000年 哈利和施罗德对六西格玛的研究


2001年 埃克斯对六西格玛的研究


2001年 约旦和迈克尔:《精益公司》


2005年 托马斯.格士柏 ,罗伯特.马荻勤克《精益六西格玛物流:从战略到实施》


2007年 艾伦 C.沃得《精益产品和流程开发》


2009年 詹姆斯·W.马丁《精益六西格玛与供应链管理 》


2009年 蔡颖 唐春明 《精益实践与信息化》


2010年 涂尚德。罗杰 杰勒德《益医疗


2011年 GREGG Gordon 《精益劳动力》

精益及精益思想的发展史,居然是从中国开始…

(2)对精益组织转化的产业研究回顾

1960年 麦格雷戈《企业的人性方面》


1969年 罗森伯格对美国制造业研究


1979年 克拉克对日本公司的研究


1980年 伍德沃得对产业组织的研究


1984年 韩塞尔对美国制造技术发展的研究


1984年 青木对日本企业的研究


1984年 皮埃尔和赛伯:《第二次产业分隔》


1984年 寇肯、凯兹和麦克西对产业关系转化的研究


1985年 阿伯格伦和斯托克对日本企业的研究


1985年 卡沙马诺对丰田和尼桑的研究


1989年 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美国制造》


1990年 钱德勒:《规模与范畴》


1991年 斯科特 默顿20世纪90年代对企业的研究


1993年 杜拉克:《后资本主义社会》


1993年 汉默与钱普对业务流程再建的研究


1994年 西口对日本产业来源的研究


1994年 青木和道瑞对日本竞争力来源的研究


1995年 鲍曼和科格特:《企业重构》


1995年 野中和竹内对知识创新企业的研究


1995年 莱克、艾特力坎贝尔对日本技术管理的研究


1995年 戈德曼、内格尔和普瑞斯:《灵捷竞争者和虚拟组织》


1996年 戴尔对克莱斯勒“家族企业的研究”


1998年 博兹朵昂、蒂斯特、霍特尔和卢卡斯对早期供应商整合的研究


1998年 库奇-葛申费尔德对知识导向工作的研究


1999年 莱克、弗鲁因和艾德勒:《美国再制造》


1999年 艾可夫:《公司再造》


2000年 戴尔对扩展的企业供应商网络的研究


2000年 戴尔和延岗健太郎对知识共享网络的研究


当今,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有些精益企业遇到挑战,一些精益开垦者也感到疲惫,现在,回顾一下回顾精益思想发展史,可以给我们企业在转型精益时一些启示。只有当通向客户的横向价值流导向的流程和纵向的KPI导向的职能达到平衡,矛盾获得解决后,才有可能形成一个精益企业。很多企业在从精益生产转向精益管理体系(流程)时出现与现代管理体系(KPI)出现冲突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何融入精益思想,这是企业转型精益管理的关键。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点新闻
点击次数: 0
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是结合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的方法论,已成为制造业迈向智能制造的关键工具。它不仅仅是一种管理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帮助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实现高效、低成本、高质量的生产目标。智能制造的核心在于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与升级。然而,技术的引入只是第 一步,如何将这些技术有效整合到现有生产体系中,才是决定企业能否真正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精益六西格...
2025 - 01 - 22
点击次数: 3
现代工厂管理中,6S目视化管理是提升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的重要方法。工厂6S目视化管理由整理(Sort)、整顿(Set in order)、清扫(Shine)、清洁(Standardize)、素养(Sustain)和安全(Safety)六个日语词汇的首字母组成,每个“S”都是工厂管理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将这些原则与目视化管理相结合,工厂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显著降低事故风险,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工作...
2025 - 01 - 21
点击次数: 1
企业要想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高效的生产管理模式至关重要。精益生产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理念,正被众多企业广泛应用。精益生产管理的核心在于通过消除浪费、优化流程,以小投入获取大产出。这种管理方式的优势显著。一方面,它能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传统生产模式常存在诸多不增值环节,如物料搬运时间过长、设备闲置等。精益生产管理通过对流程的细致分析,合理布局设备与工作区域,减少物料搬运距离,提高设备利用率,让生产...
2025 - 01 - 21
扫描进入小程序
分享到:
Copyright ©1999 - 2022 北京冠卓咨询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827号
客服热线:400-168-0525
联系人:王老师
邮箱:cynthia.wang@gzconsult.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中东路400号院1号楼14层2单元1712
X
1

QQ设置

在线咨询

---------------------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400-168-0525
6

二维码管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