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经常有人会提出问题,有关精益与其他方法的不同点,诸如丰田生产系统(TPS),六西格玛,全面生产维护(TPM),业务流程再造(BPR),需求流动(Demand Flow),约束理论(TOC)等等。我总是会给出同样的回答:一个完美的流程是准确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不产生任何浪费。以下是我的几点想法。
为了创造客户所需的价值,我们必须按照合理的顺序,进行一系列的步骤。我希望大家都同意这点。这些步骤组合在一起,就是所谓的价值流,当我走访任何一个价值流时,我都会提出以下的问题。
这个步骤有价值吗?如果其中的某一个步骤被取消,客户会对产品同样的满意吗?举例来说,有哪些是返工的步骤?如果有,我称之为“第一类浪费”,尽快消除它们!另一种浪费,我称之为“第二类浪费”。比如说把半成品从一个区,搬运到另一个不相连的工作区,这个步骤虽然不会为客户提供价值,但当前的厂房无法立即改变来消除这种浪费,因此是流程中必须要有的步骤。这种浪费也应该消除,但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
这个步骤能否满足客户的需求?能否每次按标准作业执行,都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这是六西格玛的起点,但永远不是终点。
这个步骤在需要时,能否正常运转?会不会因为设备停机或者周期时间有波动,而导致你无法在需要时启动生产?这是全面生产维护的起点,但也不是终点。
这个步骤的产能是否能满足需求?有没有足够的产能来满足价值流的需求?有没有瓶颈?瓶颈分析是约束理论的起点。在今天的环境里,我们可能更需要去分析产能是否过剩?精益思想者往往通过小幅度地去增加产能,而不会大幅度地增加,以避免产能过剩的问题。同时,产能有时也可以临时增加或减少员工来调节。
这个步骤是否能柔性地做调整,以满足客户需求?是否能快速地从生产绿色的产品切换到红色?这个换模过程能否不影响产能、可靠性和客户需求?柔性生产会根据客户需要,快速调整生产计划。丰田生产系统在这方面做得最好。
如果你价值流中的每一步骤都有价值,能满足客户需求,有足够的产能,在需要时能够运转,并且可以按需求调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剩下的是怎么去完善步骤之间的衔接。
生产步骤之间有没有拖延?亨利·福特(Henry Ford)在1914年,创建了“流水线生产”,让生产的过程移到产品所在地,而不是移动产品去将就制造的过程。他不仅在汽车组装线上,同时在零部件的制造线上,创造了近乎连续流的生产方式。但是,福特的流水线,当时还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的变化;也不能在同一条线上生产多种不同类型的产品。但丰田后来在福特的流水线架构上,开发了丰田生产系统,来填补这个不足,创造了少量多样的流动生产。
产品是不是只在下游拉动时才开始生产?这是及时化生产(Just-In-Time)的核心思想,也是丰田生产系统的主要支柱之一。
生产流程是不是从客户端,就开始考虑均衡化?必要时可以设立成品库存。均衡生产不仅确保整个价值流的通畅,并能保证有足够的灵活性,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是丰田生产系统的另一特色。
我们虽然还没有创造出完美的价值流,可能永远也达不到。但如果大家把精神都放在对比和评论各种不同的改善方法,而不去追求完美的价值流,那是我们亟须消除的一种浪费。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