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必须来假正经一下,就来谈谈伪自働化。在许多年前,丰田Sensei们教我们自働化,特别强调“働”的左边还有单人旁,让冷冰冰的设备或系统拥有人的"智慧"。前段时间看了篇公众号的文说:“自働化就是人机配合”……哈哈哈哈哈哈
先来谈谈最低级的伪自働化设备和系统。
有的工厂一开始做自働化,通常第一个想法是从简单的做起,或考虑可以马上把人力省下来的工序。比如,让几台机器手臂专门做抓取和传送的动作……哈哈哈哈哈哈,对不起我又忍不住笑了。为什么不先看看机器的ROI并评估整体的预期效益呢?思考过瓶颈工序和关键工序吗?思考过前后流程线平衡,或者品质提升呢?如果只是单纯的去替代了原本就是七大浪费里的某一工作,首先考虑的难道不是先看看这一道浪费是否能够通过其他方法的改善來消除吗?
再来如果真是一个Muda型浪费的工序,非做不可,又不增加价值的。为什么不先把它撂在一边,先把流程中Value added的工序和动作改善了呢?难道不能利用简单的工、制具或机器手臂先做到自动定点加工,自动定点安装,自动定点喷涂吗?为什么不先考虑这些直接作用在产品上产生价值的工序呢?在传统行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做自働化,许多复杂的工序或许需要一道一道的改进,一道一道的串联。假如您自以为全自働化了,在无法设计成连结流程的各个断点之间仍需要传递和抓取,老板也不差几个钱,那去吧。
也有Mura型的伪自働化设备,极度可能造成流程的不稳定。1.一个莫名其妙的超有效率的工序,安插在原本就能达到TT的流程中,产生了一大堆的库存; 2. 作业是更容易了,但员工还要监视设备是否出了状况,也不是一个人能操作多道工序来提高生产率;3. 无法自动识别错误并停止,还是靠肉眼判断品质;4. 错误在一堆库存之后发现,需要更多的时间和人工返工来解决问题;5. 设备所需能源耗尽无法自动报警并填充……诸如此类的见得太多了。
最后还有一种Muri型的伪自働化,虽然看起来是一台自働化设备,但是为了伺候这台设备,仍然要相应或更多的人力进行摆料、收料、摆放或收取辅助工具制具,人的负荷比原来更多了,设备也不见得比人工有效率有品质,这就更搞笑了……
所以回到第一句话说的,人机配合,也得看是怎么配合的。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