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山认为生产方式的转变在于制造工艺首先要从隐性到显性,然后再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装进去。这是他理解的从企业层面关注中国制造2025的三个维度,造什么、拿什么造、怎么制造。
以下为会议实录:
卢山:总书记在去年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但是我我们在这儿分析他写,为了辨析几个概念。
第一,不能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实行需求紧缩,我们过去调需求,需求一定会影响到供给,为什么这次讲供给,是因为当初调完了需求,这个压力传递过来或者作用机制传递过来,到供给这一侧,低端的供给存下来了,高端的没有上去,我们发现这个问题以后,提出从供给侧结构进行调整。
第二个判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计划经济的回归。这里面政府要发挥作用,市场要发挥作用,企业要发挥作用,第三方机构要发挥作用,不仅仅是是指政府的。
第三结构性改革不是一个筐,不是什么都要往里装。
还有一个五大人物三去一降一补,这是供给性结构性改革的全部吗?不是,只是一部分的任务。
第二方面汇报一下现在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大家知道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三步走的战略。在这样的战略下,我我们存在的问题实际上指大而不强,产业链的中低端,我们概括了五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供给结构不合理;这里可以看到,所谓低端产能过剩一定意味着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第二方面是供需关系不协调。正因为供给侧看结构里面低端多、高端少,所以才看到我们需求侧的很多没有办法满足,我我们再次回到刚才说的需求是原动力,供给是能够影响需求?大家逛超市,如果没有需求不会去超市,我们去超市之前都没有想过要买那么多东西,进去以后发现越买越多,这就是供给影响到了需求,挖掘出了很多潜在的需求。所以这里头有两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从供给和需求里头再往下落一层,就是需求里头叫有效需求,供给里面叫有效供给,这两个概念实际上互相对应的。非常可惜的是,我们现在国家存在的问题过去我们讲有效需求出现了问题,现在看有效供给也出现了问题。我们在供给和需求方面出现了两个错配。
第三,发展方式不友好,大家知道,今天雾霾也好,能耗扩大也好,资源利用重复。
第四,区域发展不均衡、不平衡。在这儿报告两个数据。大家知道广东是在制造强省里面GDP排第一的,但是把广东的南部去掉,北部粤东和粤西和粤北如果看成是一个经济体,它的人均GDP在全国20名以外,苏南抛出以后,苏中和苏北也一样存在严重的不平衡。
第五,体制机制不完善。大家知道,刚才讲政府也好,讲市场也好,到底怎么发挥真正的要素,怎么影响需求,这里面存在大量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论述。
第三部分跟大家简单的花一点时间论述一下制造强国的建设,三去一降一补大家都知道,这六项任务所有论述都是从产业层面展开的,而没有一个从企业方面展开。在座很多企业都关心中国制造2025和企业结合在什么地方?我我觉得很重要三个方面,第一造什么,第二拿什么造,第三怎么造。
第一个造什么完成产品的转变,过去的产品是什么?过去的产品叫做单元,是很多零部件组装在一起,现在产品要完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大家看到这里面所谓的智能就出现了,就从单元产品变成系统,这是产品层面最大的变化。我们造的产品要完成从单元产品向系统的转变。
第二,拿什么造?我们过去讲人工,讲流水线,现在讲机器人[股评],这里面要处理好的矛盾点叫人和机,机器和人,到底人为主还是机器为主,机器和机器协同怎么解决。
第三个关键,怎么造,解决生产方式的问题,过去讲JIT、讲精益,现在讲智能,可以看到这个过程当中,数字发生了很大的作用,就有大数据的存在。
我们看到网络,有工业互联网的存在,我们看到智能要存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等都存在。这里面最为核心的,比个更为核心的一点我们要提示,我认为生产方式的转变在于制造工艺要首先从隐性到显性,然后再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装进去。所以这是我们理解的从企业层面关注中国制造2025的三个维度,造什么、拿什么造、怎么制造。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感谢冠卓咨询老师对项目组的全程辅导,通过做项目我们学会了如何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研究问题;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并让我们的管理人员明白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北京某电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