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引进或推行一项管理体系,需要花费很多大的精力去组织实施,但成功者寥寥,最后发现很多属于组织不得法。
实际上,推行一项管理变革,也需要人、机、料、法、环、测方面的组织和准备,
人机料法环测,5M1E:是指人员、机器、物料、方法、环境、测量 工序标准化作业对工序质量的保证起着关键作用,工序标准化在工序质量改进中具有突出地位,。工序质量受5M1E即人、机、料、法、环、测六方面因素的影响,工作标准化就是要寻求5M1E的标准化。
结合精益质量咨询案例,总结归纳出人、机、料、法、环、测六方面的标准化要求,供企业参考借鉴。 今天就拿精益生产体系的推行举例来说。
5M1E分析法(人、机、料、法、环、测)
造成产品质量的波动的原因主要有6个因素:
(一)人(Man/Manpower):
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二)机器(Machine):
机器设备、工夹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三)材料(Material):
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四)方法(Method):
这里包括加工工艺、工装选择、操作规程等;
(五)测量(Measurement):
测量时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
(六)环境(Environment):
工作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由于这五个因素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是M和E,所以常简称为5M1E。6要素只要有一个发生改变就必须重新计算。
5M1E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凡是操作人员起主导作用的工序所生产的缺陷,一般可以由操作人员控制造成操作误差的主要原因有:质量意识差;操作时粗心大意;不遵守操作规程;操作技能低、技术不熟练,以及由于工作简单重复而产生厌烦情绪等。
防误可控制措施:
(1)加强“质量第一、用户第一、下道工序是用户”的质量意识教育,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
(2)编写明确详细的操作流程,加强工序专业培训,颁发操作合格证;
(3)加强检验工作,适当增加检验的频次;
(4)通过工种间的人员调整、工作经验丰富化等方法,消除操作人员的厌烦情绪;
(5)广泛开展QCC品管圈活动,促进自我提高和自我改进能力。
主要控制措施有:
(1)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测机器设备的关键精度和性能项目,并建立设备关键部位日点检制度,对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备进行重点控制;
(2)采用首件检验,核实定位或定量装置的调整量;
(3)尽可能培植定位数据的自动显示和自动记录装置,精减少对工人调整工作可靠性的依赖。
主要控制措施有
(1)在原材料采购合同中明确规定质量要求;
(2)加强原材料的进厂检验和厂内自制零部件的工序和成品检验;
(3)合理选择供应商(包括“外协厂”);
搞好协作厂间的协作关系,督促、帮助供应商做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
工艺方法包括工艺流程的安排、工艺之间的衔接、工序加工手段的选择(加工环境条件的选择、工艺装备配置的选择、工艺参数的选择)和工序加工的指导文件的编制(如工艺卡、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工序质量分析表等),
工艺方法对工序质量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指定的加工方法,选择的工艺参数和工艺装备等正确性和合理性,二是贯彻、执行工艺方法的严肃性。
工艺方法的防误和控制措施:
(1)保证定位装置的准确性,严格首件检验,并保证定位中心准确,防止加工特性值数据分布中心偏离规格中心;
(2)加强技术业务培训,使操作人员熟悉定位装置的安装和调整方法,尽可能配置显示定位数据的装置;
(3)加强定型刀具或刃具的刃磨和管理,实行强制更换制度;
(4)积极推行控制图管理,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调整;
(5)严肃工艺纪律,对贯彻执行操作规程进行检查和监督。
(6)加强工具工装和计量器具管理,切实做好工装模具的周期检查和计量器具的周期校准工作。
所谓环境,一般指生产现场的温度、湿度、噪音干扰、振动、照明、室内净化和现场污染程度等。
在确保产品对环境条件的特殊要求外,还要做好现场的整理、整顿和清扫工作,大力搞好文明生产,为持久地生产优质产品创造条件。
主要控制措施包括:
(1)确定测量任务及所要求的准确度,选择使用的、具有所需准确度和精密度能力的测试设备。
(2)定期对所有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确认、校准和调整。
(3)规定必要的校准规程。其内容包括设备类型、编号、地点、校验周期、校验方法、验收方法、验收标准,以及发生问题时应采取的措施。
(4)保存校准记录。
(5)发现测量和试验设备未处于校准状态时,立即评定以前的测量和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并记入有关文件。
总结:
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最大困扰不是设备的先进与否或是资金的匮乏,而是如何将眼下的这些人、机、料、法、环、测等资源发挥到最大作用的经营管理系统。
这也是国内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管理水平差距的主要方面。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