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排产计划是生产管理的源头,一切生产活动的开展都要围绕生产排产计划而实施,所以,生产排产计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排产前务必要慎重再慎重,考虑再考虑,务必要将影响排产计划的所有要素都要考虑确认到位,以确保生产排产计划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以免排产后变来变去,不仅影响整个生产管理工作,还会影响生产管理者在团队心目中的专业性、严谨性、责任性以及生产管理者的威严与影响力。
生产管理过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既会受到部门内部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部门外部因素的影响,难免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设备运行中发生故障、生产所需的物料短缺、工艺技术标准不稳定、生产环境条件不稳定从而会导致:安全问题、质量问题、操作问题、效率问题、进度问题、损耗问题……不论生产管理中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不论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的问题,作为生产管理者都要及时处理解决,以确保生产运行顺畅,最怕的就是问题治标不治本,导致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给生产管理以及团队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所以,生产管理者不仅要组织及时处理解决问题,还要善于跟踪验证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及效果,以确保问题不仅能治标更能治本。若生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不仅会影响生产团队的情绪、稳定与效率,还会影响生产管理者在团队心目中的地位与威严,更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交期、成本等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生产管理者,不仅要善于下达工作指令、跟催工作指令的执行,更要善于核查任务的执行结果,以确保执行结果的符合性,防止执行结果偏离偏差或不合规的情况。生产管理,最怕的就是只是下达工作指令,而不对工作任务的执行结果进行核查,下属说什么就认为是什么,往往导致很多异常情况重复出现,甚至流通到了客户处才发现异常。
生产管理绩效,不只是生产管理者的追求,是全体生产人员的追求,因为绩效涉及到每个成员的利益,任何人都有权力、责任与义务提出改善的建议,唯有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才能确保生产管理绩效持续提高,才能确保生产团队获得更多、更高的业绩和生产团队共同的利益。所以,要想管好生产,必须要重视、重实每个成员提出的建议,不论最终是否能被采纳,否则就会打击大家提建议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生产过程的巡查是生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过程巡查到位,才能及时发现过程异常,及时纠正处理,才能保证最终结果的符合性。最怕的就是生产过程巡查:形式化,为了巡查而巡查,把巡查当成了一项被动性任务不分析生产过程,不识别过程巡查的重点(CCP),盲目巡查,不根据过往巡查的结果调整巡查的内容,导致巡查瞎忙,累而无效最终导致过程的巡查起不到预期的督促与指导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事前预防胜于事后补救,事前预防不到位,事中执行必出乱。如何做好事前的预防工作?其中一项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坚持做好每天的生产班前会,在生产班前会上将当天生产过程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讲解全面、讲解清楚,以确保团队的每个成员都能明白包括正确的要求以及若遵守会导致的后果,从思想上引起每个成员的重视重实,为过程中的精准执行、过程结果的符合性以及最终结果的符合性打好预防性工作。现实中,有的生产管理者根本不把生产班前会当回事:要不就是在生产班前会随便敷衍式讲讲重点突出、缺乏前后的逻辑性与一致性,要不就是不坚持执行召开生产班前会,想起来了就开下,想不起来就算了,要不就是不知道在生产班前会上讲什么,只好应付胡乱讲讲,要不就是不知道在生产班前前会讲话的内容的依据是什么,导致天天重复,引起成员无感或抵触。
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包括自检、互检与专检。质量部门负责生产过程的质量专检工作,对生产过程的质量状况应该非常清楚,对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提升与改善同样具有很大的建议权。要想管好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生产部门最好与质量部门联手,共同商讨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对策,方能确保过程质量管理对策的可行性与适宜性。最怕的就是生产管理者从不与质量部门沟通过程质量状况,心中总是认为“家丑不可外扬”。
生产团队非常不稳定,每年的人员流失率也非常大。同时,在某些行业,淡旺季非常明显,淡季需要减员,旺季需要增员。所以,生产管理过程中往往会有新工陆陆续续入职。新工,有熟手,也有生手。不论是熟手,还是生手,都要进行岗前培训,不同的公司的生产管理要求千差万别,不同行业的生产管理要求千差万别。最怕的就是不对新工进行岗前的培训,直接安排人员上岗作业,导致过程执行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合规情况甚至引发事故。
我们都知道,生产管理分为三大阶段:班前、班中、班后。班前要做好预防,班中要做好监督,班后要做好核查。现实中,有的生产管理者却忽略了班后生产现场的核查确认:
认为没有必要,殊不知班后现场的整理整顿恰恰能发现很多问题,能有效督促团队成员的责任心,想当然认为“员工都已整理整顿好了”,没必要再核查,殊不知,员工往往会因为急于下班而疏忽很多,自身的懒惰懒管思想以及缺乏强大的责任心结果导致:生产团队的侥幸心理越来越严重,生产团队的责任意识越来越薄弱给第二天的生产实施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
任何工作都要坚持做到:有始有终,方能见成效。生产管理更是如此。现实中往往会发现,有的生产管理者从不做日生产总结,生产结束了,员工下班了,自己也就跟着下班了。之所以有的生产管理者工作绩效很难提升,最大的因素就是不善于做生产后的工作总结,不能及时发现生产管理中的不足或缺失,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地管理生产,却不见有明显的绩效提升,在其心中认为一切都是正常的,自然也就缺乏了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何以会有持续改进的动力?比如:
今天的生产人均效率如何?是提升了还是退步了?今天的生产过程质量合格率如何?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今天的人员组织安排如何?是否还有可以优化的空间?今天现场的劳动纪律如何?存在哪些问题?今天生产设备运行完好率如何?是提升了还是下降了?今天生产过程的损耗如何?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