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  400 168 0525
Service 全员生产维护

TPM 管理在不同行业的应用与突破。

日期: 2025-01-13
浏览次数: 29

设备 TPM 管理在现代企业生产运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涵盖了设备维护管理的发展历程、关键指标、推行步骤以及实际成效等多方面内容。以下将对设备 TPM 管理进行全面且深入的总结,帮助读者系统掌握这一重要管理理念与方法。



1

设备维护管理的发展演进





01

第一代:故障维修(BM)主导
(工业革命 - 一战)

此阶段机械化程度不高,设备简单,维修容易但寿命短。企业主要采用故障维修模式,即设备坏了才进行修理,管理重点集中在 BM(Breakdown maintenance)。




02

第二代:预防维修(PM)兴起
(二战 - 太空时代)

随着设备维护难度和维修花费增大,维修系统电脑化,企业开始重视成本品质,强调设备可用性与维修性,设备寿命延长。1925 年美国提出预防维修(PM),注重维修经济性,后续又发展出维修预防、事后维修、改善维修等多种方式。




03

第三代:全面生产维护(TPM)登场
(1970 - 2000 年,科技时代)

维护科技化,新观念不断导入,企业重视环境与生活品质,强调维护经济性和效果化,经营设备理念深入人心。1970 年,结合前苏联计划预修、美国预防维修、中国鞍钢宪法和日本中岛清一的提议,正式提出 TPM。1980 年 TPM 进入中国并得到广泛应用,同时期还出现了 CMMS(电脑系统维护)、PDM(预知维护)、RCM(信赖度维护)、PAM(健诊维护)、MF(免除维护)等概念。




04

第四代:智能维护(2000 年以后)

在继承 TPM 理念的基础上,融入智能化技术,进一步提升设备维护管理水平,实现更高效、精准的设备维护与管理。


2

设备 TPM 管理的 KPI 指标体系





01

故障时间衡量指标

MTBF(平均故障时间间隔):反映设备在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运行时间,计算公式为(A+B+C)/3,其中 A、B、C 代表不同时间段的运行时长,其值越高,设备稳定性越好。


MDT(平均故障时间):衡量设备每次故障的平均停机时间,由(a+B)/2得出,a、b 分别表示不同故障的停机时长,MDT 越低,故障对生产影响越小。


MTTR(平均故障维修时间):计算方式为(a2+b2)/2,用于评估设备故障后的平均修复速度,数值越小,维修效率越高。




02

设备综合效率(OEE)指标

OEE 综合考虑时间稼动率、性能稼动率和良品率。时间稼动率衡量设备实际运行时间与计划运行时间的比例;性能稼动率反映设备实际生产速度与理论生产速度的差距;良品率则体现合格产品数量占总生产数量的比率。OEE 是衡量设备整体生产效能的关键指标,其值越高,设备综合性能越优。


3

设备 TPM 管理的推行步骤





00

STEP 0:基础准备(整理 / 整顿
/ 清扫

通过 “两整三清”(整理、整顿、清扫)和红牌作战、可视化等工具,规范现场管理,消除隐患,为 TPM 推行奠定基础,提升工作效率。




01

STEP 1:设备初级清扫

运用 5 感发现设备缺陷,制定作业者能够遵守的清扫点检基准书,培养员工发现缺陷的能力,同时深入了解设备结构和故障点。




02

STEP 2:两源对策(发生源与困难源)

针对设备清扫困难部位找出发生源并解决,通过个别改善、循环分析等手段,培养员工改善能力,提升设备维护水平。




03

STEP 3:设备注油

规范设备注油操作,确保设备润滑良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因润滑问题导致的故障。




04

STEP 4:设备总点检

强化总点检技能,绘制系统图并进行讲解 PK,使员工熟悉设备六大系统,遵守点检标准,实现自主点检习惯化。




05

STEP 5:自主点检

员工依据制定的标准进行自主点检,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问题,预防设备劣化,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06

STEP 6:品质保全

运用品质防呆防错工具,重点研究模具、设备使用等过程中的波动控制,减少因设备问题产生的质量问题,提升产品质量。




07

STEP 7:持续改进与 0 故障追求

通过 TPM 持续改善活动,构建新的标准,不断重复前面步骤,持续优化设备管理,最终实现设备 0 故障的目标。


4

设备 TPM 管理的典型成效与案例





01

国内晶圆龙头企业

通过开展设备 TPM 管理,成功实现 ICP 报警率大幅下降,降低了 ICP 成本,提高了生产稳定性和效率,确保了晶圆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增强了企业在半导体行业的竞争力。




02

国内乳业龙头企业

持续推进 TPM 管理,多次荣获日本 TPM 赏,体现了其在设备管理、生产效率、品质控制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效保障了乳制品生产的高效、优质,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03

国内钢铁上市公司

实施设备 TPM 管理后,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成功扭亏为盈。这得益于设备故障率降低、维修效率提高、生产流程优化等多方面因素,使企业在激烈的钢铁市场竞争中重获生机。


设备 TPM 管理是一个系统且持续的过程,从历史发展中汲取经验,通过科学的指标衡量,遵循严谨的推行步骤,并借鉴成功企业的实践案例,企业能够不断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实现降本增效、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目标,在现代制造业中占据有利地位。同时,持续关注和适应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如智能化维护等,将进一步推动设备 TPM 管理的创新与进步。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点新闻
点击次数: 6
...


2025年4月1日下午,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有限公司制造管理能力提升项目在N7工厂隆重召开。本期项目周期9个月,以提升制造现场管理者能力,培养并认证中基层管理者,构建适用于公司的现场管理模式为目的,标志着公司向提升制造管理能力、提质、提效、降本、赋能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公司高层领导郑总、师伟总,各工厂总经理学伟总、红义总、建国总以及各工厂中心总、部门长等列席了本次大会;北京冠卓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骅老...
2025 - 04 - 09
点击次数: 5
...


全面生产维护(TPM)不仅是一种设备管理方法,更是一种能够促进员工与企业根本目标融合的管理体系。通过TPM管理咨询,企业可以找到一条将员工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相结合的路径,从而实现双赢。一、理解员工与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包括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而对于员工来说,根本目标则更多地体现为职业发展、技能提升和工作环境的改善。尽管两者的目标看似各有侧重,但本质上,...
2025 - 04 - 09
点击次数: 11
...


企业管理中,精益生产管理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这种管理模式以消除浪费、提高效率为核心目标,力求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然而,在推行精益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员工压力问题逐渐凸显,成为了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一、压力从何而来精益生产管理对生产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要求员工严格按照标准作业流程操作。这意味着员工在工作中几乎没有自主发挥的空间,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精神压力不言而喻。为...
2025 - 04 - 07
扫描进入小程序
分享到:
Copyright ©1999 - 2022 北京冠卓咨询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827号
客服热线:400-168-0525
联系人:王老师
邮箱:cynthia.wang@gzconsult.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中东路400号院1号楼14层2单元1712
X
在线咨询

---------------------

5

电话号码管理

  • 400-168-0525
6

二维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