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IE人的外功
俗话说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在武侠世界里,武林高手基本上都是内外兼修的;同样的道理,在企业里,IE人也必须要内外兼修的,如果说专业知识技能是IE人的内功,那IE人的外功又是什么呢?笔者今天就与大家分享几点个人的体会。
1、IE人的沟通
在我刚参加工作不久,有一天接到主管安排的一个任务:给公司其它部门的同事讲解IE七大手法。当时的我第一反应就是:小意思嘛,哥的老本行。
等到讲课那天,我信心满满站在台上,噼里啪啦的,IE七大手法没二十分钟就讲完了。然而看看台下的听众,却是一片懵懂的情形,正当我疑惑不解之际,主管说:你很专业,但是没有站在听众的角度去讲解,所以他们没听懂,因为他们不了解IE专业。
总结:你自己懂,是一种能力;让别人懂,却是另一种能力,而且后者更重要。因为在企业改善实践中,IE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跨部门的协作。
2、IE人的承担
在水帘洞前,当老猴说出“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这句话时,摆在一群小猴面前的机会是一样的,同等的,此时,人群中,不,应该是猴群中有一石猴主动回答“我进去,我进去”。
此时,读者马上感受到,石猴与其他小猴拉开了差距,那石猴因为积极主动,成了“美猴王”。
作为IE人,我们的专业就是创造价值,所以必须主动去承担起改善的重任,主动出击,你就能成“孙悟空”。
3、IE人的创意
从事IE多年,我常常被人问道:哪有那么多改善给你做呀?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提到IE的一个理念:改善永无止境。如何产生永无止境的改善呢?这就要求IE人必须得有创意,有挑战意识。
举个例子,有三种情况:
1.某生产线人力8人,TT为4秒,目前产能为800个/小时;
2.某生产线人力8人,TT为4秒,目前产能为1000个/小时;
3.某生产线人力8人,TT为4秒,目前产能为900个/小时;
请问:哪种情况表示生产线有了异常,需要改善?
很多朋友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前两种情况表示有异常,第三种情况不需改善。为什么?
情况1表示产能不达标;情况2虽然产能超标了,但表示生产过剩,有浪费;情况3正好达标,没问题呀。
但是,以“改善永无止境”的理念去看,情况3也是需要改善的,因为产能满足需求了,就得考虑省人改善,比如挑战7人作业或者更少的人力。
再举个例子,很多朋友往往隔的时间一久,什么IE七大手法,七大浪费的,就容易忘记,我也不例外。幸运的是,有位IE前辈分享了他的记忆方法——谐音法,如“双人洞房成功时”,代表IE七大手法的首个字谐音,即:双手操作法,人机配合法,动作分析法,防错法,程序分析法,工作抽样法和时间研究法(这里举例的IE七大手法,只是众多版本中的一版,希望大家不必疑惑);又如“邓生不懂加班苦” 代表七大浪费的首个字谐音,即:等待浪费,生产过剩浪费,不良的浪费,动作的浪费,加工的浪费,搬运的浪费和库存的浪费。
4、IE人的“入乡随俗”
各位朋友,我们从小到大,对这几个提法应该耳熟能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不是生搬硬套,社会主义也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与中国具体国情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要中国化,要有中国特色,通俗的说就是入乡随俗。
别误会,我不是在讲政治课,而是引出这个观点:IE也不能生搬硬套,也应该入乡随俗。
在工作中,常常有这样一种声音:我在以前的公司就是这么做的,或者别的公司IE不是这样的……之所以有这种现象,就是因为没有把专业知识,或者以往的经验跟当前现状结合起来。
每个公司对IE的定位不一样,有的偏向产品开发, IE要进行改善,首先得对产品的性能,外观,材料,环保方面进行熟悉;有的偏向制程,IE要进行改善,只要熟悉产品工艺流程就可以了,不必过多的深入剖析产品本身……这就造成IE职能的偏差,工作内容和方法也就不一样。
5、结束语
古人云:功夫在诗外。我们IE人不但要练好内功,更要练好外功,如此内外兼修,方能写好IE的诗篇。
分享:冠卓咨询
说明:转载请注明“精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