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到底意味着什么?
现在很多人对标准工时的理解不一致,甚至有误区,其实,对于标准工时我也只能说一些自己肤浅的理解,本文如果能对大家有一丝帮助我感到很高兴。
首先,我不想从理论入手来开启这个话题,我们还是来讲一些题外话。某个产品所凝结的劳动时间决定了该产品的价值。举一个例子在一片原始森林里的纯净无污染的空气是没有价值的,但是如果有一个人把这里的空气用气罐收集起来,并把这个气罐拿到北京来卖的话,它就有价值了,因为它凝结了这个人的劳动时间。这里有一个概念,所有的产品或者商品都是无价值的东西经过人类的劳动,即凝结了人的劳动时间后才有的价值。
价格 =价值±利润,这里我们一般取+号,因为负号是亏本的。
还有一个公式是价格=成本+利润,也就是说价值与成本是对等的。这里需要稍微说一下,价值的不对等的一方面,A厂从B厂进了零部件,进价100元,A厂花费20元(包括人工费,制费、管费等)组装成成品,对于A厂来说这个产品的价值是120,但是另加30元利润卖给了客户C。对于客户C来说这个物品的价值就是150,而不是120。相同的,A厂进的零部件对于A厂来说价值是100,而对于B厂来说价值是低于100的(减去利润)。商人就是通过低买高卖赚取利润的。
决定产品的价值的是它所凝结的标准社会劳动时间,在价格相同的前提下,如果你的产品的标准劳动时间能低于标准社会劳动时间,那你能获得的利润越多。
从顾客的角度来看的话 ,顾客购买你的产品仅仅是因为它所具有的使用价值,所以顾客仅愿意为形成产品使用价值的部分劳动时间买单。说通俗点就是产品的基本的材料费与(推进形成使用价值的)最少工费买单。除去材料费与最少工费以外的成本,从客户的角度来看都是卖方强加的。其他的成本如果是无法避免的,那顾客也就勉强认了,比如上面空气的例子中搬运空气并不推进形成使用价值。
标准这一个词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是可以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觉得标准这个词不要束缚住大家的意识。比如,在重点中学,数学平均分可能是120分,而在普通中学数学平均分可能只有七八十分左右,一样的道理,如果把少部分的极优秀的工人组成一个团队,那这个团队生产相同产品的标准工时应该比其他普通工人的低将近一半左右是有可能的。东京的列车之所以能在到站6分钟之内完成4s工作(清洁工在工作时不允许喝水、上厕所以及标准作业以外的任何动作,包括任何停顿),他的工人除了训练有素以外也是精选的(不能达标的清洁工会被淘汰)。举重、跆拳道等体育项目也分公斤级。
标准的另一个误区也是相对于它包含的内容,如果这个标准工时只是包含正常作业时间(如上面的东京列车的例子),那在安排生产计划时就要把工作时间中开晨会、喝水、上厕所等时间去除。如果这个标准工时包括开晨会、喝水、上厕所等时间,则以宽放的形式给出,加入到标准工时。这里就涉及了标准工时到底包不包含宽放率的问题,即根据管理制度以及公司的文化。这个是经常犯的错误,尤其是在对标的时候,只是听到一个大约时间,还没有搞清楚对方包括什么,自己包括什么,便草率下结论。
大多数的公司都会或多或少给一定的宽放率,其中日企通常给的宽放率最低。日企在计算生产定额时会主动把中间非时间去除,即一天工作八小时480分钟,其中早上10分钟晨会时间、上午下午各10分钟的休息时间,下午下班前10分钟5s时间,总共40分钟的非工作时间,也即管理宽放与疲劳宽放在标准工时里就没有了。日企的领班一般是不会离开现场的,在监督的同时,如果有员工上厕所、喝水、打电话等事情,领班就会暂时顶替他作业,所以私事宽放也就不包含在内了。日企有专门的物流人员搬运物料给各工位,物料的事情作业员一般是不必操心的。所以还会有一点宽放率是由于有些延迟的确是无法避免的,比如钻头顿了之类的情况影响的,有时由于工作的劳动强度大也会给一些疲劳宽放,也就是说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部分宽放率。
而有些公司比较简单的对待这些问题所以把所有的非工作时间都以比宽放率的形式补充进了标准工时,我还是比较欣赏日企的做法的,更加细化。
降低了某个工序的标准工时就等于是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所以改善很重要,而且标准工时可以让企划部能清楚余力的状况,尽量避免浪费的现象。
打了这么多字可能也不能很好的把标准工时阐述清楚,但希望能对你有所裨益。
分享:冠卓咨询
说明:转载请注明“精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