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管理中的系统均衡
大家想想,精益管理中是不是越“精”越“好”?指标是不是越高越好?美女是不是越瘦越好?
实际工作中,我们停在不同层级对此的看法是不一样的,现场班组长处于操作执行层级,看重现场实际感受;中层管理人员看重精益的管理可见效果;高层经营者更关注可见现象背后的财务运营效果。如果仅注意表面,常常容易导致:现场“精益”很漂亮,但财务成本却提高了。
生产指数、质量指标、物流效率是不是越高越好?问题问的似乎可笑,但实际上,这些个体孤立指标过高、你的经营绩效却有可能下降,举几个例子:
当你的生产指数节拍UPH、Taketime大于你的客户很多,会怎样?线边挤压、库房积压,积压表面是东西多了、空间少了、库管累了。而背后是资金的周转率低了,是经营者最不愿意看到的。
质量指标PPM是不是越高越好?一定要看自己工厂的实力,制造系统的能力、设备的先进程度、检测手段的可靠性、员工的作业技能、工艺的先进性、甚至供应商的能力水平。。。如果我们内部Cpk、Ppk、Cmk都过低,如等于1或1.33,而PPM我们却定的很小,如30、40,会导致怎样的结果?有可能不得不安排每一个加工者后面跟一个检验员。当然,为客户我们初衷是质量指标越高越好,但要量力!
物流周转快,似乎资金周转率提升了,但我们考虑客户能否消化新的leadtime吗?供应商是否能承受,有时我们一个小小的指标提升会给我们的供应商带来一系列问题——生产节拍要调整、库区要扩大、人员要增加。。。多挣的提量的那点钱还不够应对这些“要素”调整的成本。
所有在我们在进行精益管理的同时,一定要有全局系统的思想,做好几个兼顾:
1、局部与全局:局部指标的提升可能导致全局指标的下降。正像生产均衡率一样,如果瓶颈工序没有解决,但是提高某些工序指数,不但生产线整体效率不会提升,还会导致线边堵塞,出现“七大浪费”之“等待的浪费”“搬运的浪费”“动作的浪费”。
2、绝对值与相对值:现场精益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即所谓的“三现主义”,同时要多用分析工具,生产性指标不能孤立而绝对的看。比如,绝对提升生产线的UPH,生产效率提升了,但同时可能会带来Cpk的下降、工人的速度跟不上、质量的下降、甚至事故率提升。
3、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有的改善improve直接效益很好,但间接效益却很差;有的改善可能直接效益不明显,但间接效益非常大。比如,某个生产车间通过改善,生产效益大幅提高,但其产品需要前工序车间、后工序车间多道工艺路线配合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产品,所以,其它车间不得不“被动改善”,很可能为了达到最好车间的节拍,要“大动干戈”而“事半功倍”。
4、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为提升生产效益,我们不断改进提升设备效能,生产指数提升了30%、50%。。。有可能使设备的20年使用寿命变成了10年、5年,算算账,是否值?特别是一些“高精尖”的设备,我们等于是“寅吃卯粮”,“过把瘾就死”!再比如,主机厂某车型市场生命期是7年,配套厂某生产线设计寿命是7年或多一点,应该说生产线没有任何浪费,而由于效率的不断加大,生产线寿命降到6年,我们看看合适不?6年后,是停产?还是再建一条线?
5、人与机:工厂里,都用人工好,还是都用机器人好,还是一定比例好?生产不同产品的工厂、不同地区的工厂、不同生产方式的工厂一定是不一样的,大家都说现在人工成本高、工人不好管,可是我们想过吗,人的柔性是最大的、创造性是最大的。。。
人工成本是变动成本,随着你的产量可大可小;而机器设备包括机器人是固定投入,不管产量大小如何,都要按工艺布局投入那么多。如果是通用设备还好些,如果是专用设备,那就糟糕了!很多失败的项目,就是前期预测市场过好过大,投入很多“高大尚”设备,结果实际市场可能不像预测那么好,致使停产。这些“固定投资”只能变成“呆账”“死账”“赖账”。
分享:冠卓咨询
说明:转载请注明“精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