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刚毕业,还是有着相当丰富工作经验的IE来说,总是有着这么一个问题困扰着他,那就是——改善。如果把这个问题扔掉?那么IE存在的必要还在吗?
问题来了,IE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IE在工厂里,唯一能凸显其重要性,找到莫大成就感的唯有改善。
无论你是做个工厂布局,还是产线设计,或是产能评估等,但那也仅仅是可遇不可求,不是想要你就有的。
“改善永无止境”可以说让IE的存在,有了名正言顺,且底气十足的不二真理。
就目前而言,IE在工厂的角色是以维护产线,确保产能为基本准绳,工时系统的更新为基本工作,只有改善才能让一个IE找到真正的存在感。唯有改善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
对于刚入职场的IE们,他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IE就是改善效率。但如何落地,他们也是苦恼万分,能纸上谈兵就算是不错的了。毕竟书本上那些人的理论总结,是无法直接照搬去用的。
而对有相当工作经验的IE来说,很多问题在他们眼里早已成为了朋友,哪里还能找到改善点,这种“审缺”疲劳早已让他们把所有的非正常看成了正常,或是无奈。
改善永无止境,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其实,无论是刚入职场的IE,还是有相当工作经验。可以从“拿得起放得下”开始。
基础工业工程这门课,可以说是IE在工作中经常需要翻阅的唯一一本教科书。
这本书里主要讲述了工作研究,而工作研究则是有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
那么我们可以这么认为,IE就是研究工作(这里的工作主要指能看得见的动作,不包括脑力工作。)。
而好好研究这些工作,需要从两方面来入手,先需要对现有的工作进行方法上面的研究,然后在找到合适正确的方法后,利用测量技术定下一个时间,这样就完成了工作研究。
例如,要研究一个餐厅的洗碗工,那么就要对洗碗工的所有工作内容进行记录分析,而这些工作内容基本上都是由一些动作组成(比如行走、拿、放、举起、擦拭等),但如果用这些动作元素来分析的话,少则上千,多则上万个动作元素,那么就把问题复杂化了。
所以,这时我们可以将这些动作组成一个个单元,比如分成放水、放洗涤剂、将碗放置水中等。而每一个单元中包含很多动作元素。我们把对动作单元分析的方法叫做流程程序分析。
流程分析主要是以物为研究对象,而动作分析、操作分析主要是指将人作为研究对象的分析。
通过这些分析方法制定出一个最佳方法,那么,方法研究的工作就算完成了。
这时还没完,需要用作业测定的方法对其最佳方法进行时间的测量。测量的方法主要介绍的如秒表测时间、标准资料法、预定时间法等。
研究出一个最佳的作业方法,依据这样的作样方法,用科学的测量方法衡量出标准时间,这个过程就是工作研究。
工作中大量的改善都需要用到以上所说的工作研究。如果只有最佳方法,却没有时间的约束,那么效率从何谈起,如果控制这些最好的方法呢?
而最佳方法的最佳证明就是时间最短,所以这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这也证明了我之前的那篇文章中所说的“改善即硬件、硬件即标准”。
说了这么多,你应该知道我们的改善从哪里开始了吧?
是的,就是从工作研究开始。
基础IE=工作研究,IE=改善,所以,改善=工作研究。
但工作研究又有那么多内容,又要从哪里开始呢?
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我们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会有大量的动作,而这些动作中绝大部分都是什么?
对了,就是拿起和放下。
无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拿起碗,放下碗;拿起筷子放下筷子;拿起手机,放下手机......
工作中,拿起笔,放下笔;拿起杯子放下杯子.......
作业员们不断的拿起零部件放下零部件.....
你知道我们一天中有多少拿起放下吗?
我们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拿起和放下,难道他不值得我们研究吗?
更重要的是,大量的拿起和放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比如,他好拿吗?——摆放不佳。 他在哪里——需要寻找........这些为了拿起的东西让我们耗费大量额外时间。
那么,从现在开始,从拿起和放下开始改善吧!
无论你看到什么,思考他好拿吗?好放吗?然后改善他,让他最好拿,最好放。
就像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也要拿得起,放得下才能游刃有余,不被困扰。
从现在开会,无论面对生活还是工作,请从“拿得起放得下”开始吧!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