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S现状
说起5S,真的是太基础了,无论是一线的管理者还是新晋的工业工程师,但凡是与制造业有联系的,基本都知道5S。大家基本都能够说出5S是代表那些词。
但是同样不言自明的是,知道是一回事儿,真正做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儿。我见过许多工厂,号称都做什么6S,7S,8S,好像S越多,就越厉害,但是往往这些公司的5S反而并不够扎实。
2 从哪里开始
许多新晋一线管理者和工业工程师往往会有一个疑问,现场改善,从哪里开始呢?
一般有两个选择:
1. 掐秒表来核定标准工时。
2. 现场5S
我的建议,是从5S做起,但是因为这篇指导讲的是实战,所以我也预先从我从实战的角度来提醒大家:
往往从开始做5S起,第一阶段,留给各位的时间可能只有一个月。
一个月后
如果成绩斐然,领导往往会让你把手头的工作交给班组长或者副班组长,给你指派其他工作。
如果成绩不好,领导往往也会觉得也许你并不胜任这份工作,而指派你一个打杂的活儿。
所以只有一个月,我们能做什么呢?
我的建议是,只做到3S就足够,但是需要建立一套系统,能够帮助整个生产团队逐步自发的过渡到5S!
3 实操指导
第一阶段
准备(2小时)
1. 选择一个区域,不需要太大,一个班组大小,差不多5-8人的工作区域。
2. 画一个5S区域布局图,A4纸大小,在布局图上画出5S实行区域的边界。
3. 张贴在团队每天开早会的地方,让大家都知道,这个区域将要实行5S。
第二阶段
整理整顿清扫(4小时,需要全体班组成员一起工作!)
1. 提前在需要整理5S的区域附近,画一块场地用作暂存隔离区,用地标简单贴起来(或者用其他能找到的材料拦起来也没关系),按我的经验,2M*2M基本足够。
2. 将第一个岗位的所有除了设备之外,所有没有固定的,可以轻易搬动的物料,工具,工装,文具等全部搬到隔离区。
3. 将隔离区内的物料进行分类,分为往后14天内需要用的,与不需要用的。但凡无法判断是否在14天内被需要的,一律被判为不需要的。
4. 不需要用的,就请班组长找地方隔离,如果能直接判定无用的,就扔掉即可。
第三阶段
整顿 (1周)
1. 给每一个物料定位的地方,挂上标签,目的是,当我把物料盒拿走的时候,我们可以知道,这里原来放的是什么物料。可以使用标签架,稍后会贴出工具包样式。
2. 与作业员,班组长,物料员进行沟通,制定一个物料的存放数量规范,理论上是需要有最大最小量的,但实际操作上,先限制最大量就好,因为断料关系到停线,所以物流人员会为了方便,把能塞的地方都用物料塞满。
3. 当一个岗位做完这个事情之后,与作业员一起在能够看到工作岗位的地方拍摄照片,作为标准的建立。
4. 与班组长和作业员,每天下班前,都在岗位前核对,是否和照片上的相符。
第四阶段
检查 (3周)
1. 给每个作业员划定责任区域,在小组布局图(第2步)上,画出每个人的边界。
2. 每个岗位的要点,编写入检查表内。
3. 每天点检,发现异常就要贴红牌,然后记录在红牌记录表上。组长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计划改正日期。
4. 每天早会与大家分享前一天5S检查的结果及红牌项目。
5 注意事项
以上就是5S初阶能够入手的实操指南,下面有几个注意点需要告诉大家,都是实操过程中会遇到的。
1)遇到同一个岗位,生产不同型号的时候,物料位置变化太大的情况,有两种做法
a.做一块耐磨的桌垫,定位画在桌垫上,一旦换型,就把桌垫换了。
b.将物料区域画的稍大一些,标签架的内容可以替换,一旦换型,只需要替换标签架就好。但是这种做法很容易造成失控情况。
最好的做法,是能够逐步的将物料的容器变得标准化,而且很小,这样就可以标准定位了,也不会产生混乱失控。
2) 即使到了第三第四周,检查的时候可能很大程度上表现良好了,但是还是要保证至少每周有1张红牌,通过红牌的记录来推进整个现场的5S改善。
3) 地面上的定位标贴,很容易被磨损,特别是液压车和铲车出入的场所,可以使用喷漆,不要怕麻烦也不要怕难看,大不了以后改线的时候重新喷掉就是了,以我的经验,往往说要布局调整的,没有6个月是不会执行的,所以哪怕为了这6个月,我们也要这样做!
4) 最近在学习和实践“精益套路”(Lean Kata)对小步伐改进十分赞同,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也感觉良好,所以配套的,推荐给大家的使用工具也是循序渐进的,通过每一次我们内容的深入而更新,所以会有初阶版,中阶版,高阶版。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