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新兴市场现在和今后一两年面临一个经济调整的相对困难时期。中国依旧是高增长,只不过是回归到了正常的高增长过程。”经济学家樊纲在今年年初富士通中国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表示,今后两三年中国经济将保持7.5%~8%的增长速度。
然而,7.5%~8%的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对于微观之中的中国制造业企业而言,挑战不仅是艰巨的而且是多方面的,而应对这些挑战的路径选择十分重要。
为什么要选择精益
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处在一个复杂剧变的内外部环境之中。
世界各国都是以各自的比较优势参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产业链全球再分工。中国制造业在产业链的低端,日益感受到来自东南亚各国基于廉价劳动力的用工成本优势带来的严峻挑战,而在产业链高端,2012年美国发布了《国家先进制造战略规划》,2013年德国发布了工业4.0战略,经济发达国家日益重视高端制造。下挤上压的国际产业环境让中国制造业企业颇有进退维谷的感受。
中国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世人有目共睹。但总体而言,这种经济的高增长是以不经济的方式实现的,是以能源、自然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当雾霾在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投下经久不散的阴影时,公众都已切身体会到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了。
尽管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但这毕竟还是量上的差别;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于为数众多的制造业企业而言,意味着既要保持增长,又要放弃增长所依赖的生产模式,这是质的挑战。
如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国家战略,这一战略落实到产业层面就是转型升级,进一步体现到企业层面就是创新。
无疑,技术创新是创新的最高层次,也是我国制造业企业从低端走向高端必须突破的。但是技术创新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投入,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国外同行多年来在研发领域投入巨资,已经在市场上构筑了专利壁垒。
对于大多数亟待放弃原有粗放发展模式的制造业企业而言,解决“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最现实的路径就是生产管理制度的改善。
“制度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存在很多阻碍生产发展、效率提高的因素,通过制度的改进,可以释放出更多的效率。”樊纲在演讲中表示,“这一方面最好的例子,是30年前搞的农村改革。地还是那些地,人还是那些人,当时农业技术上也没有很多突破,就因为改进了制度,二年之间中国解决了吃饭和温饱问题。”
如果说土地承包制是在原有资源的条件下释放出农业的活力,那么,基于精益思想的生产管理制度则是在企业现有资源的条件下,消除浪费、提高效率的最佳途径。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