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标准一直在制造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标准作为技术规范的参考体系,作为不同技术间相互比较的工具,相互兼容的接口,成为了制造业中普遍的基础设施,减少了复杂多样性和不匹配等过程,让代表规模经济的大批量生产得以实现,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以技术为基础的工业经济。
在制造业领域,标准决定产品、决定市场已成为不争的现实。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标准的作用更加突出,尤其是国际标准已成为进军全球市场的不可或缺的准入证。在这一背景之下,制造业的技术标准一定程度上是技术潮流和市场未来的代言人,世界各国之间的制造业技术的标准化竞争不断加剧。显然,谁先在标准上占据优势,谁就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国际标准对各国产业的国际竞争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果某一项具有战略性的技术标准被国际性的标准化组织承认或采纳,往往可带来极大的经济利益,甚至能决定一个行业的兴衰,影响国家的经济利益。在这种形势下,发达国家一直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放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上,不遗余力地把本国标准变成国际标准,谋求长期控制国际标准化的技术大权。
德国是世界工业标准化的发源地。全球三分之二的国际机械制造标准来自“德国标准化学会标准”——DIN(Deutsches Institutfuer Normung)。资料显示,DIN标准涵盖了机械、化工、汽车、服务业等所有产业门类,超过3万项,是“德国制造”的基础。
以“工业4.0”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孕育发生,跨学科、跨领域是新一轮工业革命发展的显著特点。随着制造业技术不断进化,以信息技术、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许多高新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融合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制造业的产品和生产过程,以至管理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反过来讲,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机械、电子、电气、光学、自动控制、新材料、新能源、人机工程以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诸多技术领域的集成与应用,形成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只有一开始就进行标准化的约束和引导,才能有序开展与推广。
标准先行是“工业4.0”战略的突出特点。“工业4.0”战略的关键是建立一个生产设备、生产资源、生产管理系统互联互通的网络化制造,各种终端设备、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感知、分析处理、维护等必须基于一套统一的标准化体系。因此,为了保障“工业4.0”顺利实施,德国将标准化排在八项行动中的首位,同时在“工业4.0”平台下成立一个工作组,专门处理标准化和参考架构方面的问题。2013年12月,德国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协会发布了德国“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
可以说,标准引领信息技术与工业的深度融合是未来制造业的重要手段。德国在在已获取诸多制造业国际标准竞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工业4.0”来推行国际标准化,实施对工业领域国际标准的“控制”战略,期望继续把控国际标准的制高点,加强德国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主角”,拉开与那些在国际标准化舞台上处于“听众”角色的国家的制造业整体水平的差距。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