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两人同时结束两年的外派生涯准备回国,打包行李时,大伤脑筋。最后,先生打包并海运了10箱回国,还犹豫着有好多东西到底要不要丢;太太只用3个行李箱就全部整理完毕。同样都是清理打包,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
针对如何维持井然有序的居家环境或办公空间,近年来我们很常听到的规劝就是“断舍离”。所谓“断”,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是舍去多余的废物,最后才能做到“离”,摆脱对物品的执着。
乍听之下,这三个字好像讲的是同一件事,反正丢就对了,毕竟我们得先对物品、事情、感情“放下”,才能拥有新生。
不过,你有没有发现,就算你把断舍离三个字挂在嘴边,在整理物品时,你每一样都无法割舍、离弃;而且就算狠心丢光了,很快又堆满了。
提出“断舍离”的日本作家山下英子认为,断舍离的关键不在于“丢弃”的行动,而在于厘清造成执念的原因,“没看清原因,就很难真正放手”。因此,在检视我们为什么难以做到“断舍离”时,其实应该要反思的是:为什么我们丢不掉?只有先承认自己有这些执念,才能有意识地思考物品的去留,对于该丢的东西不会挣扎。
《俯瞰力》中指出,舍不得丢东西的人,大致分为3种类型:
1.执着过去型:执着过去的人喜欢搜集物品,藉此彰显自己的价值。“我可以”“我拥有”是一种希望受到肯定的欲望。山下英子说,“我们无论如何都会忍不住想紧抓着过去的成功体验不放,也会在不知不觉间被失败的体验给绊住。”所以,个人应变能力、判断有益资讯的能力,比物品更重要。
2.逃避现实型:你我之中一定有很多人,职场上精明有序,家中却乱七八糟。这类型的人要改掉杂乱的毛病,首先要认清,整理环境跟你所做的工作一样重要。
《谁替亚当斯密做晚饭》一书点出,这世界上有些工作的报酬虽然不是显而易见,却对创造生活价值大有贡献,收拾并不是浪费时间的事,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某些劳动背后的价值。
3.担忧未来型:这种人总把焦点放在自己的不足上,幻想自己可以藉由某项产品,达到设定的想望。但事实可能是,现在穿不下的衣裙裤子,减肥后不一定还看得上眼,况且你也不确定多久才能达成减重目标。
在《哈利波特》里,荣恩的哥哥要结婚时,新娘戴上的袓传皇冠是由妖精族打造。但书中的妖精族认为,一件物品只能属于打造的人,而人类花钱买下,只是买下当时的所有权,人死后应该归还给制造者,妖精并不承认所谓的传承或永久拥有。
《俯瞰力》也提及类似的概念,我们应该将某个物品与我们缔结的关系,视为是有保存期限的,在缔结关系期间,好好物尽其用;若不能,就该让这件物品离开,并了解物品离开后,会继续被其他人所用,或改变型态被回收。
“断舍离”不是只叫你丢弃物品,而是找回与物品的关系。最后,当你能放下执念,找回自在的时候,就不需要说“这是我的”,藉由拥有物品来连结缺失的自己。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