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还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都将实现智能制造作为其核心战略目标。正如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产品制造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产品制造电气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实现产品制造信息化,工业4.0(即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目标就在于产品制造的智能化。
而在工业4.0诞生地德国,智能制造是指利用信息物理系统,依托于传感器、工业软件、网络通信系统、新型人机交互方式,实现人、设备、产品等制造要素和资源的相互识别、实时联通、有效交流,从而促使制造业研发、生产、服务与互联网紧密结合,推动生产方式向定制化、柔性化与网络化发展的一种全新制造模式,这一先进制造模式的实施基础,就是“信息化”、“自动化”与“网络化”技术。实施智能制造的工厂能够通过互联网实时接收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生产线所制造的产品可以各不相同,每一个零部件能够自行同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加工设备进行实时通信,从而完成相应的加工与检测任务。这种制造模式的基础就是使每条生产线乃至整个工厂在低成本基础上,具有快速响应客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而要具有这样的能力,仅仅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与“网络化”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如何使得这些技术能够相互融合,发挥出最大综合效能,离不开具有精益思想的流程设计。
众所周知的是,“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在于通过“消除浪费”实现产品的快速交付,是在工业3.0时代中诞生的一种应对“多品种、小批量”需求特性的先进生产模式。“精益生产”强调系统识别并消除产品交付过程中的非增值环节,实现增值作业时间的最大化。在精益生产理论中,增值作业是指产品交付价值流过程中客户愿意为其买单,使得产品发生了物理或化学变化,且一次做对的工作。客户对于企业是使用工业1.0的技术还是工业4.0的技术其实并不关心,他们关心的只是企业是否能够快速、准时地交付给他们所需要的正确的个性化产品。因此,企业要快速、准时、正确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必须首先明确哪些工作内容对于客户是增值的,哪些工作内容是非增值的,并在此基础上对增值作业内容采取“信息化”、“自动化”与“网络化”技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企业对非增值环节进行“信息化”、“自动化”与“网络化”,从而造成更大的投资浪费,带来“事倍功半”的后果。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这一结论,即实现精益生产是推进工业4.0的基础。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感谢冠卓咨询老师对项目组的全程辅导,通过做项目我们学会了如何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研究问题;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并让我们的管理人员明白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北京某公司总经理 苏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