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  400 168 0525
Service 精益生产

被年薪 50 万废掉的年轻人

日期: 2022-03-06
浏览次数: 57

01


我刚工作没多久,有一次中午大家吃饭,聊着理想薪酬时,一位30来岁的员工意味深长地和我们几个新员工说:“你们干个5年,大概就知道后面能拿什么样的工资了。”

“有些3年就差不多到顶了,劝你们别想太多。”
听得我当时有些沮丧。
可后来发现,这话还是有一些依据的。
大部分的职务性收入呈S型曲线,一个常见的变化是:工作0-1年融入期稳定,1-5年是快速增长,5-10年到达某个临界值后,坡度渐缓,最终成了一条安静的平行线。
瓶颈主要有2个。

首先,能力瓶颈。
它不是单纯地指能力上不去了,而是即便能力变强,到了一定阶段,能力对收入的影响将慢慢减小。
我一个前同事说,自己从月薪5千到1万,只花了一年多;从月薪1万到2万,花了五年;到现在一直卡在月薪2万出头,感觉已到了极限。
他不是没试过突破。
考证、学习、跳槽……二线城市机会有限,公司往往并不需要专业技能多牛X的人,把某个技能学到专家级别根本派不上用场,你反而容易陷入对比,掉入“我明明比他厉害,怎么同样工资”的心理落差中。


两年前他跳到一家私企,老板非常认可他,但同时也摆明车马地说:你是有能力胜任副总的,可眼下没空缺,以后有机会会考虑提你的。
以后是什么时候?
不知道。

他已经39岁了,只能看天意熬不熬到那时候。
其次,行业瓶颈。
一位在船业的读者说,他干到30来岁年薪才20万,而且长期出海非常辛苦,工资也很难再加。
不同行业,挣钱速度肯定不同。
但转行自带“沉没成本”的魔咒。
许多人会顾虑,我在这行做这么久了,去做其他的岂不是经验都浪费了?资源都无法累积?比如我之前文章中提到的一个年薪10万左右的中学老师,工作之余和同学接些写代码的兼职项目,哪怕他知道自己已达到中上水平,也不敢辞职。


最后就像梁朝伟的那句台词“三年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于是沉没成本就越来越重。
就这样顺其自然地,碰到了工资的天花板。


02


这几年我一边上班,一边副业自媒体,有个特别深的感触:
挣钱也好发展也罢,当到了上限时,就要靠结构和形式去突破。
我们要明白:


1、年薪,是按劳付酬的。


2、年入,意味着收入来源多元,至少不是单一工资。

从我真实接触的情况看:年收入超过50万的人里,9成以上都不是靠工资。
比如我同事大概4年前跳槽到创业公司,并且带了一个小团队过去,以技术入股的方式拿到8%的股份,每年分红比年薪更高,远远超过和他水平差不多的人。
当然,辛苦在所难免。
但这种辛苦如果放在挣工资上,几乎是无法实现的。前面说了,工资是呈“S”曲线的,一开始你花10分力,工资能上涨30%;到后来你再花10分力,工资只能勉强上涨10%;再后来,你花10分力,可能连1%的上涨都没有了。


何况拿工资久了,很难发现工资以外的收入模式。
一个人的视野有多大,可能性就有多大。突破数量瓶颈靠的不是在一条路上死磕,而是改变收入模式和结构。


03


那么,如何更有效地突破工资上限,以下4点不妨考虑。
1、股权
有些创业公司的元老成员or核心员工,能持有一定比例股份。一些公司还有认购原始股的机会。
我有个同事大元,他后来去的公司有个认购原始股的机会,大元认为那个行业和公司都处于红利上升期,果断买入15万,后来翻了近3倍。


2、个人IP
在这人人都能成为自媒体的时代,个人IP可以算是低门槛、但能带来高溢价的收入模式了。
无论是文字或视频还是其他形式内容,当你累积起自品牌后会发现,带来的回报往往是指数级别。


3、资源置换
其实刚才说的“技术入股”,本质上就是个典型的资源置换模式。如果你有自己的平台和资源,可以想想是不是机会用它们去置换些机会。
找别人合作、投资别人、出资源、手拉手,能拉起更大的机会圈。


4、尝试
打个比方,同样是自媒体、同样是年入50万:
有的人只在一个平台、只用一种形式变现,一旦平台流量不行了,收入断崖式下滑;
有的人把几个业务打通,整个生态和收入模式做得丰富,做课程、做社群、做付费分享、再把产生的内容二次沉淀。充分利用资源,未来也更有想象力。
二者截然不同。


前面说了,单纯看数量是不够的,越到后期,结构的优势将逐渐突显。
无论做什么,单一收入的风险都是类似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尝试新模式,将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04


不少人聊到“如何达到年薪X万”话题时,会建议要保持学习、要主动增值、要多扛责任等等。
这些方法呢,不能说它们错,但药效有限。
因为到了一定程度,收入和能力并不是线性正比的,甚至没太多关系。
更有效的方法,是用“升维思考”去“降维攻击”,而不是简单地想:工资好少啊,如何提高工资呢?


你的工资上涨空间还有多少?你的收入是不是主要靠出售体力和时间?你的收入还有哪些可能性?实现这些可能性,需要做到XXX?
爱因斯坦说过:“不能在制造问题的层次来解决问题。”上升一个维度后,你看到的、想到的或许就都不一样了。


必要时,甚至需要适当放弃一些薪酬,去换取某个杠杆、翘起机会空间。
豌豆荚创始人之一崔瑾,创业之前换了3次工作,有两次是降薪接受offer。从西岸奥美到谷歌,她的薪水降了30%;后来去李开复的创新工厂,拿的月薪只有1万。
老实人低头干活,聪明人抬头看路。
很多人真正的困境,不是卡在无法突破“年薪XX万”上,而是卡在思路固化后,无法看到眼前以外的世界,一心只想大力出奇迹这点上。
钱只是结果。


毕竟,比起年入X万,更重要的是我们以什么样的思路、什么样的姿态持续成长。
希望我们都能得偿所愿。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点新闻
点击次数: 1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对于质量管理的重视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六西格玛管理,作为一套高度严谨、数据驱动的管理方法论,正逐步成为众多企业追求绩效、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加速流程优化的好工具。为了有效推广和普及六西格玛管理理念,出色的六西格玛管理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它们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六西格玛管理培训机构,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致力于为企业培养具备六西格玛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
2024 - 09 - 19
点击次数: 2
在当今制造业的激烈竞争环境中,企业对于设备效能的追求日益迫切。为了优化设备效能,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tpm管理咨询的帮助。这种全面且贴合实际的指导服务,以其独特的管理策略和实践经验,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思路与机遇。tpm管理咨询是一种高智能服务事业,由具备丰富tpm管理知识和经验的专家团队组成。人们深入企业,与企业管理人员紧密合作,通过科学的方法找出设备管理中的痛点,提...
2024 - 09 - 14
点击次数: 8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车间作为企业的核心区域,其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为了打造高效、有序的生产环境,许多企业开始引入车间6s目视化管理。这种方法不仅优化了车间环境,还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员工素养。6s管理起源于日本,它强调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六个方面的活动来优化工作环境。而目视化管理则是一种直观、高效的管理方式,它通过视觉信号来组织、管理和改善工作,使员工能够...
2024 - 09 - 12
扫描进入小程序
分享到:
Copyright ©1999 - 2022 北京冠卓咨询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827号
客服热线:400-168-0525
联系人:王老师
邮箱:cynthia.wang@gzconsult.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中东路400号院1号楼14层2单元1712
X
1

QQ设置

在线咨询

---------------------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400-168-0525
6

二维码管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