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  400 168 0525
Service 精益生产

解析堂

日期: 2017-09-08
浏览次数: 62

为什么要把SMED做成一个变革之旅?


SMED是流程优化的一个关键点,也是一项基本功。我们把流程优化的过程看作是如何培养人的过程,这样才能形成合力,真正地提升组织的竞争力。

 

当我们从流程中看到人、看到人需要发生的变化、看到他们可能要经历的蜕变、从而制定策略让变化如何更顺利的发生。领导变革的能力将成为所有领导者的固有属性,必备技能之一。

解析堂

为什么要把SMED做成一个变革之旅?

恩,这一定是一个“神经病”问的问题,结果不是很简单嘛,SMED就是为了降低换产时间的一个研究工具,跟变革似乎没有什么关系。是的,答案没有问题,但这个回答的出发点是“KPI导向”思维。今井正明在《改善》一书中谈过,我们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而过程的魅力就在于致力于达成结果的可爱的同事们。一言以敝之, 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授人以渔,包含两群对象,一个是我和我的团队,另外一个就是专业的生产,维修,工艺同事。

 

对我的团队而言,今年着手SMED换产项目的时候,我和我的团队其实只知道SMED的几句心法“内部变外部,串联变并联,缩短内部时间,工具标准化, 调试技能提高,流程标准化” ,我们并没有完成一个SMED项目的经验。再加上并不真正懂得工艺和设备,刚上手做SMED观察的时候,居然傻乎乎的自己1,2个人去观察,然后得到的结果是,不知道怎么改进,因为备件已经提前准备,调节的快卡已经被前人做完了,调试技能也不是我决定的。

 

而老大说,降低50%的换产时间是很容易的,记住,就那几句心法。 想想,宝宝心里得有多苦。 所以SMED对CI团队而言,我们也在学习。那为什么,我做SMED就不成功呢,而别人做就能取得成果。小老板说,也许你需要多观察几次,多邀请不同的人一起观察。果然,在第2次和第3次的时候,我们做完分析后,维修工程师就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想法。我一拍大腿,原来SMED研究是这么回事呀,它和FMEA一样,背后需要懂工艺,懂设备的人共同参与。而CI工程师,懂工艺和设备最好,但最基础的工作是在做SMED过程中,要引导大家关注在:

 

哪些是可以内部变外部的?

哪些是大伙可以一起做的?

哪些是帮助缩短内部时间的?

他们了解了这些关键点,自然会给出很多很有建设性意见的方案。 所以,CI做SMED分析的核心是引导专家关注在“损失”,以及如何降低“损失”。我和团队的一个小伙子通过这段经历,也学到了不少工艺设备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在适当的场合去“借智”。

 

反思

对专业的生产人员和工程师来讲,他们有很多的专业知识。我们只要合理的将换产的核心理念通过现场SMED观察,See and Feel, 来引导他们从这些关键点进行系统思考。但是毕竟,改变自己容易,改变大家何其困难。80%的同事不会觉得学习SMED,或者降低换产时间对大家有什么重要作用。我和团队在利用GROW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得出了几个有意思的点。

 

1.  生产操作人员,没有目标关键,不知道目标时间。

 

2.  工程师不愿意贡献换产降低的好点子。

 

那么如何解决呢?这个就需要通过设计一个运动来改变这个状态。

 

针对1,我们团队的小伙子很有主意,他致力于追踪换产时间的统计,计算劳动负荷。有了数据,就有真相,然后将这些数据和主管、生产经理分享。基于此,我们大家制定了一个新的目标。CI定期观察换产,一旦不达标,就会和主管和工程师纠偏。

 

针对2,我们设计了一个奖励制度,目前是结合 Kaizen奖励和员工绩效奖励,来鼓励“专家”贡献好的改进想法。

 

这两个做法首先保证了核心人员的参与感。基于定期的成绩分享,我们会大力宣扬先进集体和个人。由此, 换产时间很快就得到了显著降低。

 

万里长征第一步, 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最重要的是如何培养“人人都是操作工”,“人人都是CI工程师”才是保证换产时间不断降低的长效机制。而目前,我们也定做了明星操作工计划,SMED达人计划,来推进这两个核心理念的落实。通过换产团队和操作工团队的轮换、通过跨生产线操作工的轮岗、通过非核心岗位参与操作学习、通过line leader和工程师学习SMED方法,我们就会逐步培养更多的懂工艺、懂设备、懂改进方法的人才。

 

综上,对我和团队而言,这是一个变革旅程;对工程师和操作人员而言,也是一段变革旅程。之所以说是变革,因为我们的潜在的目标是培养我们一个团队,共同参与,达成目标,最终促进公司的快速发展。


分享:冠卓咨询

说明:转载请注明“精益”

热点新闻
点击次数: 0
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是结合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的方法论,已成为制造业迈向智能制造的关键工具。它不仅仅是一种管理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帮助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实现高效、低成本、高质量的生产目标。智能制造的核心在于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与升级。然而,技术的引入只是第 一步,如何将这些技术有效整合到现有生产体系中,才是决定企业能否真正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精益六西格...
2025 - 01 - 22
点击次数: 3
现代工厂管理中,6S目视化管理是提升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的重要方法。工厂6S目视化管理由整理(Sort)、整顿(Set in order)、清扫(Shine)、清洁(Standardize)、素养(Sustain)和安全(Safety)六个日语词汇的首字母组成,每个“S”都是工厂管理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将这些原则与目视化管理相结合,工厂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显著降低事故风险,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工作...
2025 - 01 - 21
点击次数: 1
企业要想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高效的生产管理模式至关重要。精益生产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理念,正被众多企业广泛应用。精益生产管理的核心在于通过消除浪费、优化流程,以小投入获取大产出。这种管理方式的优势显著。一方面,它能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传统生产模式常存在诸多不增值环节,如物料搬运时间过长、设备闲置等。精益生产管理通过对流程的细致分析,合理布局设备与工作区域,减少物料搬运距离,提高设备利用率,让生产...
2025 - 01 - 21
扫描进入小程序
分享到:
Copyright ©1999 - 2022 北京冠卓咨询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827号
客服热线:400-168-0525
联系人:王老师
邮箱:cynthia.wang@gzconsult.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中东路400号院1号楼14层2单元1712
X
1

QQ设置

在线咨询

---------------------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400-168-0525
6

二维码管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