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
07
-
13
用及时正确的资料输入来管理成本差异 实际案例 个案公司的产线,某天原来预计生产1,000个产品,它应该只能领105公斤的原料、要用六个小时的人工,以及用六个小时的机器工时等等的标准生产该产品。 结果结工单输入的资料却显示:超领20公斤原料,成为使用125公斤完成这张工单。真的有入库1,000个良品,但是不良品却不见了。原本人工工时预计标准是6小时,现在变成9小时,实际机器工时却是8小时。 公司内ERP的标准成本计算,一开始是由RD部门直接测量实际生产的时间与数量输入BOM表上所产生,后续则由工程部门做资料的维护,财务部门根据生产单位结转的资料就会自动抛转出公司的损益表跟资产负债表。 此工单的实际成本最后会跟标准成本做比较,累积成“差异”,例如:125公斤的材料费(单价)是由采购系统上采购金额上自动换算出来的金额,这是原料的计算方式,比较没有大问题,大的问题是如何管理超领的数量。 常见的状况是:工厂每天下班前让人员输入生产数目及报工,报工包含人工时及机器工时的数字。当这个人工输入的数字,被输入ERP系统以后就会被自动抛转出来一个成本数字(实际成本),包含标准成本跟差异。 这个实际成本跟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就是所谓的成本差异,因为它是工厂累积一整个月的资料输入经由财务单位结算所产生的结果,不利差异(负差异)或是有利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