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
02
-
25
這次有幸受到趙博士邀請參與今年的「十如對話」,內心充滿期待並深感榮耀,因為十如對話僅接受邀請才能參與。十如對話每年由溢達集團舉辦,它邀請國際企業領袖、學者,針對經濟,環境、人文文化的和諧進行深度的對話。 今年十如對話的主軸是「工業4.0:和諧工作」,主題包含:領導統御、商業環境變化、勞動力培訓,甚至還包含文化、環境、與社會包容轉型。總結來說,這次的與會是一場「大腦的革新」,因為主辦單位安排了一系列「軟」的主題來談論和科技/技術相關的「硬」的題目,這是很有意思的。以下就幾個我感到印象深刻的對談來做分享: 首先,揭開序幕歡迎晚宴的演講者是上海好字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黃輝,及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兩位講者談的是文化、漢字的力量、以及文字背後的文化底蘊。對於這樣的開幕,我開始好奇: 「文化…和工業4.0有關?」 好奇心驅使我專心聆聽兩位講者的對話情境,在定下心來思維之後,我有了新的體會:如果我們只把文字(造字)當作一種技術的革新,那每個字都將限於溝通,但如果我們善用文字背後的意涵,它將不再只是溝通的工具,它還能允許我們保留/塑造文化傳統。從這個角度來看,在工業4.0中,我們是不是不應侷限在技術的導入,我們應該積極思維靈活運用科技,來幫助銷售、創新和生產。以下用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類比關係:在論壇中,黃輝女士談到創新的內涵,她認為...